全国站

教育面对面: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

2014-04-14 来源:教育面对面

主题:《教育面对面》——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

时间:2014年3月29日

主持人:大家周末好,我是主持人张铮,今天和大家共同来关注“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来为大家介绍今天作客直播间的两位嘉宾,一位来自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辉,张主任您好。

张辉:听众朋友,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麦克斯数据有限公司总监、职业规划咨询专家马妍,马妍你好。

马妍: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两位老师作客直播间,将会结合就业帮助同学们挑大学、选专业。在我们今天话题开启之前,首先回答一位张女士刚刚打来的电话提出的问题,她想问明天在人民大学19中的讲座究竟是几点?在这要告诉您,明天的讲座是9点开始,也欢迎您乘坐公共交通持票前往。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一同来关注“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首先先请马妍老师,因为您手都有非常多的数据,能不能先结合一下过去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相关数据,来为收音机前的同学还有家长,能不能研判未来几年就业的形势究竟是怎么样的?

马妍:好的。根据麦克斯它对最近几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的情况调查,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它的就业率从总体来看并没有出现一个下降,所以之前媒体会经常去炒作这样一个概念,比如说“史上最难的就业年”,或者“今年是史上更难就业年”。其实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发现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可以预测到的是只要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大的变化,2014届的高校毕业生他的就业情况也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下降。

主持人:那么张主任,您那边掌握到的情况,今年咱们北京的高校毕业生现在基本的就业形势大概是怎么样的?

张辉:应该说和往年,特别和去年形势差不多,因为刚才也谈到了毕业生就业难,其实我觉得毕业生就业难,除了毕业生的数量,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增长,还有就是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这里面还有毕业生结构问题和经济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之外,因为一会儿要谈高考报志愿的问题,有很大一块我们觉得毕业生的期望值和社会的脱轨,或者说他对个人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毕业生整个找工作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持人:是的,其实制约大家就业有很多的因素。马老师,您那边掌握的一些相关数据,比如说哪些专业,是理工类的专业会更好就业,还是文科类的专业会更好就业,您那边有这样的分析数据吗?

马妍:以本科为例,从各个学科门类来看,像2012届的毕业生,因为我们是调查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从他们来说,像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这几个学科门类,都是属于就业率和薪资都比较靠前的。像教育学、农学相对来说就业率和薪资要靠后一些。

主持人:通过研判最近这几年相关的数据,您能够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趋势吗?在就业上。

马妍:其实客观上来说,几年来看,从宏观全国的角度来看,就业情况各个专业之间,不会很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基本上还是比较平稳的。

主持人: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

马妍:对。

主持人:刚刚张主任也谈到了,其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其实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咱们先从学历的因素来谈吧。现在学历的因素还是成为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音素码?

张辉:单从数据上看,媒体经常也会说,每年数据出来之后,高职就业的数据是高于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口一般讲初次就业率,包括像麦克斯公司调查的半年后的,高职就业率也是很高的。从学历上来说,刚刚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应用型、技能型大学的一个发展趋向,未来搞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我觉得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发展的思路。原来我们一说高职生、职业教育,好像学历层次没有学术型的高,从人的发展来说,每个人的技能和特长是不一样的,尤其从现在市场上来说,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要远远大于一般型的、知识型的人才的需求。所以我觉得通过下一步高考的改革,实际也是适应当前国家形势发展和就业的需要,能够把人才不要按照高考分一次性定终身,而是按照他的特长,分不同的途径去发展。

主持人:对,技能型、学术型两种不同的人才其实是未来中国高考的一个改革方向,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我们需要不了那么多的学术型的人才,因为必定塔尖上的人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还是需要技能型的人才会更多一点。马老师,您这边相关的数据,如果说单纯从学历的角度上来讲他的就业率,像刚刚张主任谈到,好像一般高职的就业率数量会更高一点。

马妍:我身边的数据是这样的,以2012届的大学毕业生为例,他毕业半年后,211的本科院校非失业率是94.4%,这个非失业率是把就业和国内外读研的都算在其中了,升学的也算在里面的。非211本科院校92.0%,这个比211要稍微低一点,高职高专院校是90.4%,这个从它的数值上来看,比本科还是要低一些,但是从近几届的趋势来看,其实高职高专院校是慢慢在接近于本科的。

主持人:它是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张辉:我的数据主要是北京地区高校的数据,北京地区高校每年高职生大概在4万人左右,和全国的数据还是不太一样。

主持人:因为前不久我们在节目当中也是有今年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几所院校的老师,给大家谈到他们就业的情况,实际对于很多的学校来讲,同学入学即就业,因为很多都是定向委培这样的同学。通过马妍她的数据是全国的数据,其实也是在逐渐地验证了这种技能型人才在未来的就业市场当中是非常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这个我们是说的关于学历,实际上学历现在逐渐在就业市场当中好像被一些企业相对来讲慢慢淡化掉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关于高校的知名度和排名的情况,现在会不会也是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一个因素。马老师,您那边掌握到的全国的数据怎么样?

马妍:我刚刚说过一个,关于211院校和非211院校就业率其实中间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关于说企业它会不会单纯地看学校的品牌来决定是否招聘这个毕业生,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看这个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比如像全球顶级的咨询公司、一些投行,它会很偏爱名校毕业生,它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是这样的。但是有些企业,它可能说我并不一定非要名校的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我就是想要比如说哪个高职毕业的,他可能接受到了通识教育不是那么地系统,但是我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他是具备的,我就想他的,所以这个是不能一概而论吧,我的意见是这样。

主持人:张主任呢?您这边就咱们北京这个就业市场当中,比如我们同样都学金融学的,有的是从中央财大的出来的,有从普通的院校出来的,现在企业会更加偏向于哪个学校出来的学生?

张辉:我也同意刚才小马说那个观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企业类型,即使同一个专业,它的需求的目标群体是不一样的,包括教育部也一直在提,在院校之间不应该人为地设置门槛,比如说我们叫院校歧视。其实每个学校都有它的相对来说特长的地方,我觉得应该考生在关注高校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个学校它的专业优势在哪儿,它培养人才的优势在哪儿,特点是什么,你是不是能和它契合在一起。

主持人:您的建议还是我们大家主要先以选专业为主。

张辉:后面会谈到这个问题,当然学校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不能就说名校的学生比一般高校的学生就业好,我觉得还不能这么去说。

主持人:是的。其实我们说到制约同学就业因素,学历现在逐渐正在缩小这样的差距,其实高校的知名度以及排名在现在的就业市场当中,用人单位其实也会非常理性地看待了。那么除了这两个制约因素之外,张主任,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会制约学生未来的就业吗?像学生个人本身的素质情况,这应该也会制约他未来就业的。

张辉:对。

主持人:所以我们说如果你要是谈到这个素质的话,未来我们应该要谈到关于个人兴趣爱好的问题了。其实这也是很多的老师各家长都共同认知的一个观点,就是孩子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先从他的兴趣爱好出发,这两位老师应该也会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说到兴趣爱好,有人说这个兴趣有休闲兴趣,休闲兴趣就是说我特别喜欢,比如说我喜欢踢足球,这是我的一个休闲兴趣,但是你喜欢它,未必你要成为一个职业的足球运动员,所以怎么样来区分自己的休闲兴趣和他的职业兴趣,孩子们怎么样去区分呢?张主任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辉:今天我最想和听众朋友分享的,就是关于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怎么把兴趣、专业和自己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主持人:是的。

张辉:因为我也是来自一个西北的小县城,一片空白上的大学。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家长,孩子报考志愿的时候,最想做到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孩子的高考分数一分不浪费,就觉得成功了。最典型的比如说这个其他学习很好,他在报某一个高校的时候你就看,他报的专业可能一会儿是计算机,一会儿就是管理,一会儿可能又是环境,他是按什么来报的?他可能是按哪个专业在学校里面的培养知名度高,或者根据前两年的分数哪个高去排。这样一个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上了这个专业,我们可以去想他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你运气好撞上了,开发出来了,可能会把他的潜力激发出来,学业上也有兴趣,可能会将来很有成就。如果激发不好,没碰上这种好的事情,我们看到很多毕业的孩子或大学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没有兴趣?我们现在因为自己高考体制的原因,很多学校都做不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去探索孩子的职业兴趣,就是个人兴趣和职业兴趣是有关系的,但是不是完全等同的,职业兴趣它有很多科学的方法,而且职业兴趣随着年龄和经历会有变化的。但是现在我了解北京有些好的学校从高中开始,甚至初中开始,就已经开始帮助孩子去探索他的职业兴趣。我可以说两个国家,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他们总法律规定,一般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要对孩子开展职业方面的教育,可能是很简单的问孩子是不是你要当个科学家什么的,但是它就开始探索。

主持人:好的,张主任,由于我们上半段时间的关系,关于怎么样来区分休闲兴趣和职业兴趣,我们在下半段的节目当中再给考生和家长,咱们再做详细的解读。

主持人:欢迎大家继续锁定调频107.3兆赫、中波1026千赫,收听北京城市广播正在为您现场直播的《教育面对面》特别节目《2014北京高招咨询》,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张铮。今天节目当中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辉,还有职业规划咨询专家、麦克斯数据有限公司总监马妍,两位专家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和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共同来关注“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我们的半点起点有很多的听友发来了问题,我们来看一看这位高女士打电话咨询的问题,孩子现在高三,偏向学理科,化学成绩比较好,担心大学如果读纯理科之后出来说是不是会很好就业?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规划?两位专家有什么样的建议?张主任。

张辉:刚才刚好讲了一半,刚才高女士提这个问题,把我的这个话题继续延续下去。高女士提到孩子的化学成绩比较好,我就建议高女士和孩子可以聊一聊,他化学成绩好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还就是因为比如老师他很喜欢。这是我刚才说的,他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兴趣。关于理科的就业问题,我觉得现在基础性的学科特点是这样,它升学率比较高,一般情况确确实实从理科的专业就业,完全我们讲就业匹配度的时候是不太好找的,因为理科相对来说基础很扎实,相对来说升学的概率比较高,而且升学以后,他有了非常扎实的理科背景之后,他在相应的应用领域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我就先回答到这儿。

主持人:马老师,您那边有什么样的数据吗?

马妍:如果他将来是读纯的比较基础化学专业的话,其实从宏观全国角度来看,就业情况确实不是特别好,但是这个也看孩子他自己的情况,如果他的专业知识非常地扎实的话,也有一些对应的相关行业,比如说制药的研发岗位也是可以做的,我也通过刚才张老师所说的,可以将来选择升学也好,学术型的道路也可以,或者走跟化学相关的应用型的专业也可以。

主持人:当然我们说选择未来的就业,现在我们来填报志愿很重要,但是正像张主任刚刚讲的,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这一点相比较未来就业的情况,对孩子来讲更加地重要。所以不妨请高女士就像刚刚张主任给你提的建议,可以跟孩子来聊一聊,你究竟真的是特别喜欢这门学问,还是说自己本身我就是学得好,我就是很擅长这个,这个其实是有不同区分的。接着我们上半段的话题继续来谈,关于说兴趣,我们说了休闲兴趣、职业兴趣,而且张主任也说了现在其实北京很多中学从高中阶段开始,就来规划孩子的职业兴趣了。还是怎么样来区分这两种兴趣?如果说没有开设这种课程的学生来讲,他们怎么去区分?

张辉:这个我想有两个建议。第一个,因为现在孩子信息的使用都是高手,他可以关注一些职业兴趣测试的网站,比如说典型的像霍兰德测试类似这样的网站,虽然没有专家去解释,但是可以给一个最基本的你是属于现实型,你是艺术型,会有一个倾向性你适合什么样的职业,那么就有相对应什么样的专业你可以去报考。第二个,我觉得还是更现实一点的,肯定要让你的孩子思考这个问题,今天来我说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唯一看分数去报,报什么专业的时候和孩子要交流,你到底将来想做什么事情。你想好这个事情之后,最好让他去通过一些信息手段,或者通过一些和从事这方面的人做一点交流,看他是不是喜欢这份职业。一方面了解到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因为现在的信息手段,你下点工夫能够这个专业到底干什么的了解清楚,不像我那会儿考大学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只看名字好听不好听。第三个,你一定要看专业相应的集中的人流去了什么样的地方工作了,然后他们做的事情你喜欢不喜欢,你愿意不愿意从事。我觉得一种方法是借助于科学力量,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探究,花点工夫,我觉得可以对孩子大学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主持人:比如我要未来学习化学专业,但是你到大学去学习化学专业和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那是完全不同概念的,它会有相关很多很多的学科要你去学习的,到那个时候你是不是真的还喜欢这种学科,实际上大家在现在即将要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刚刚您也谈到了,说我们不单纯只是去看分数,你还要去关注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您觉得是不是应该这样?

张辉:如果我们回归一下,怎么样来评价一个孩子的成功,哪怕他毕业之后怎么样评价他成功的时候,现在很多人的观点更多的是外在的东西,就是工作单位的社会认可度、薪酬情况等等,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但是看得更长久一点,就是他是不是很快乐,他是不是做了他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说的话,那职业兴趣肯定是第一位的。而且真正做成大事的人,我们好多家长望子成龙,肯定要他有兴趣他才能做成大事。

主持人:我们说兴趣是第一的动力,非常直接的动力。其实我们现在说依据自己的职业爱好去选择专业,实际上这就算是对自己职业规划当中走的第一步吧,对吧。

张辉:对。

主持人:像这种依据职业规划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未来是不是非常容易地找到工作?马老师您那边有没有相应的调查数据?

马妍:职业规划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我也同意他先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来看对应的是哪些专业,然后他去报考这些专业,这确实也是对的。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有很多的毕业生他毕业以后,实际工作了以后,他觉得这个工作不符合他的职业期待。调查原因为什么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呢?很多人说这个工作不符合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他会出现有点矛盾在里面,职业发展规划有时候会影响他,比如我是艺术型的,我想当一个艺术家,但是我在做编程的工作,我觉得浪费了我的一个理想,浪费了我的一个天赋。这个问题你要辩证地去看,一方面确实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但是首先你有兴趣,你的兴趣在职业的市场上是不是有需求的,我想做这个,那是不是真的有人让我去做这个。还有就是你有这个兴趣,但是你的能力能不能够支持着你做一份相关的工作,这个也是要多方面去看这个问题。

主持人:因为我翻了一下您那边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的一份调查,这份数据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说选择专业首要理由为根据职业规划选择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是74%,这是一个数据,高出了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提示相应来讲应该就是能够佐证了,如果你进行了提前的职业规划,你在未来的就业当中,实际上是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位置,而且未来会更容易发展。所以我们说大家在填报志愿、现在专业的时候,我们说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我们选择同样的一个专业,因为不可能说一所大学它只有一个专业,也不是说这一个专业只有这一所大学有,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很多的同学和家长又非常地苦恼,就是以目前这种就业形势来讲,究竟应该是选大学还是选专业?这也是大家非常困难、非常难以决策的一个问题,两位怎么样?

张辉:的确是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想从我的角度,我还是先赞成选专业,但是这个专业不是选这个专业名,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吗。我记得曾经大概在93年、94年开始计算机热,93、94年开始入学的学生计算机开始热,后期又有一段金融类热,我指的这个专业不是看这个。选专业第一个要符合兴趣。

主持人:刚刚我们也谈到了。

张辉:第二个就是你要找到在这个专业领域好的学校,比如在这个专业领域这些学校都很强,那你A上不了,我可以上B,我可以上C,略低一点问题不大。但是我不是指的我们家孩子就这个专业,这个名好听,就它了,那可能你上了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它本来可能在培养别的方面很有特长,但是现在确确实实现在存在的,可能会新增了一些专业,这个专业它没有力量,可能学校层次也不错,你上去了,等于是你的专业加上这个学校到社会上就不认可。所以我现在建议你一定要上这个专业的时候,你一定要看专业在整体学校里面的度。我现在不能说具体,因为我在教育口,一般不说具体学校的名称。可能它的水平差距并不大,而且他们是鼓励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不断去交流的,这样的话避免都是门里面的知识不对外交流,要跨界一些。

主持人:其实您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我们可以先去选专业,可以不去选大学。不过我们在想,如果对于成绩非常好的这些同学,实际上两者是可以相互兼顾的。马老师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马妍: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是两个学校差距不是特别大,总体上来说,优先选专业,专业怎么选,我也是同意张老师刚才说的,首先自己得喜欢,而且这个喜欢,一方面是喜欢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将来从事的一些对应职业,这个你得喜欢。还有就是高中的有些课程学习和有些大学课程学习是不一样的,你得看一下专业课程设置是不是你愿意去学的,这是一方面。还有,如果两个学校中间有一定层次的差异了,比如说北大跟一所相对来说一般的本科,即使北大的专业就业可能不是特别地好,但是我也是建议能上名校还是上名校,因为名校它给人是一个通识教育,综合方面的提升,并不一定限制于我学了这个就得做相关的工作。

张辉:我再补充两句。为什么我说回答这个会很难呢?这个前提首先是在同一个层次上选择,刚才说了它不同类型的学校选择,确确实实你要首先选择学校的文化。既然小马提到了北大,北大的教育最早提出来叫“宽口径、厚基础”,但是我觉得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的。所以我们为什么现在提出叫技能型大学,我们不能在学历上把技能型人才比如就限制在高职,我们要给他通道,我相信教育部这个精神也是这么个精神。但是他可能在那条路上走得很精湛、走得很深入,可能一个技能型人才也会在将来的社会中发挥他特别大的贡献。那么在技能型人才选择的时候,你不要在那个层次上比,你在选择方向的时候,比如说我从小就喜欢琢磨点东西,装点东西,完了之后你硬要让他学化学去,也到不了顶层人才的蓄水池里面去,你说他有多痛苦,你不如发挥他的特长去学一门专业相关的。

主持人:因为这孩子本身的个人兴趣、思维习惯、学习的习惯等等都不一样,我们说句俗话叫有的孩子适合圈养,有的孩子适合散养,实际上我们到大学教育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关于我们说到究竟是挑大学还是选专业,两位专家都给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再关注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讲,北京的高校云集,优势教育资源非常地明显,那么北京的孩子我们是必须就以北京本地扎根为主,还是我也可以考虑一下外省市的这些学校?另外还有当我选择外省市学校的时候,我是不是一定非985、211大学我不上?张主任,您怎么看?

张辉:因为我也是从外地到北京来上学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还是非常赞成一些北京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外地去读书,我觉得这个不光是说扩大了他在高考报名时的选择面,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环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去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他可以通过自己在那个城市的生活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在北京,当然有很多家长也有意识地培养,毕竟有环境的依赖性,这种转变会没有在外地高校的孩子转变那么快。如果能够到外地读一个不错的学校,因为你可能留在北京还读不上这么好层次的学校,我坚决支持去外地读。

主持人:马老师同意吗?

马妍:同意。

主持人:尤其是对于男孩子,其实我特别同意男孩子能够多走出去。我们这现在很多的同学和家长都发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请专家能否就近几年以及未来预估一下就业的情况。还有就是想问一,未来啥就业会更好啊?所以这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现在的就业市场当中哪些专业比较吃香?依据现在的一个判断,未来哪些专业还会继续吃香,或者说会不会有一些新兴专业成为未来就业市场当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两位老师能不能给大家做个介绍,马老师。

马妍:从现在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像麦克斯每年都会公布一个红牌、黄牌、绿牌专业的排行榜,像绿牌专业属于就业率比较高,收入等等这方面都比较好的,专业对口度也比较高的这样一些专业。据这几年来看,其实都是很稳定的,比如说像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等等,看起来都是一些工程类的专业。

主持人:您说的这是绿牌专业。

马妍:对,绿牌专业,这些专业有一些特点,首先第一个,毕业生的供给量不是特别大,你一看就知道其实它不是什么高考的热门专业,很多人不愿意让孩子学这个,小孩自己对这个也不是特别有兴趣,所以在市场上它的需求比较大,相对来说供给量也不是很大。第二个,这些专业培养的方向非常明确,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是将来要做相关行业工作的,这也是一方面。第三个,这些专业专业门槛相对来说较高,你学个别的专业不是很容易进这行,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所以这些专业相对来说就业都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这是绿牌,红牌呢?红牌就是不太容易就业的是吗?

马妍:红牌就是失业量比较大,薪资相对较低,专业对口率也不是很高。

主持人:比如说。

马妍:比如说像动画、法学、英语、生物技术这样一些相关的专业,最近几届都是属于红牌的行业。

主持人:中间您还说有一个黄牌是吗?

马妍:对。

主持人:黄牌是一个什么概念?

马妍:黄牌就是介于比红牌要好一些,但是也是有危险了,有些专业它可能今年在红牌,明年到黄牌,或者今年在黄牌,明年到红牌,有这种可能。

主持人:有哪些专业这种幅度会更大一点?

马妍:像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这个都是比较危险的,虽然不是像红牌专业那么差,但是也是比较危险。

主持人:就是时好时坏型的。

马妍:对,但是这些专业都是从全国宏观层面来看,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地方或者某各高校,那都不一定的。

主持人:咱们就从北京来讲,张主任您这边掌握到的情况,今年有相关的统计了吗,哪些专业会更容易就业?

张辉:我们现在统计还是2013年的,刚才小马也说到了一些数据,一个是不同地区可能在数据上稍微有些偏差,我现在说关于专业和就业关系的时候,我重点想给各位家长提点建议。第一,你要报专业,确实要关注哪些专业现在在社会上有点供大于求了,一定要关注这一点。但是不是所有学校这个专业都不好就业,你要找到学校的特长是什么。

主持人:您能列举某个专业吗?

张辉:咱们就说法学专业,像北大、人大、政法等等一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他们的竞争力在全国还是非常大的。麦克斯一直在公布这样的数据,我们的数据也是相对来说大,就是一定要关注这些数字。我可以这么说,原来我们统计每年北京需求的时候,北京的生源是种处于供不应求,就业方面有一些政策性的支持,但是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专业供大于求。

主持人:法学。

张辉:甚至会计,北京孩子读会计的太多,其他我不说了。这是第一个要关注这些数量关系。第二个,你一定要关注每个学校的特长,比如印刷,在包装领域在全国是非常领先的,北服在服装材料的加工、设计领域,我们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学校,物资学院在物流领域都是在专业很有特长的,要关注每个学校不同的特点,一个高校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全国排在最好的,但是有很多很有特点的学校,一定要关注它的专业特长。第三个,还是回到了哪些专业未来城市定位的问题,因为北京市正在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的北京城市的定位,最近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传闻,但是北京这次最起码出来了四个中心,我们叫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创新驱动的中心,原来还有一些定位的,这些事情可能会涉及到孩子的就业问题。我们确实缺一套体制,我们城市有定位了,不像美国提前年就可以说将来的发展、将来的职业是什么。我们这方面缺,但是我们可以去关注这方面信息,做一些分析。

主持人:根据相关的信息大家做一个汇总,然后做一个分析。现在两位能不能有一个大概的预测,或者马老师这边有没有相应的数据,能够预测一下未来中国就业市场当中一些最紧缺、最热捧的人才,会大概出现在哪些领域当中?

马妍:刚才我们这几届学生的调查情况,其实专业的就业水平没有特别大的波动,不是很明显,所以也可以说在未来几年之内,我们刚才说的那些绿牌位专业,就业还是持续看好的。但是这些专业看着就业好,但是不一定符合你的职业兴趣,这也是一方面,因为像这些工程类的工作很辛苦,我估计城市的孩子,特别向北京这样大城市家庭的独生子女,他不太乐意去做这样的工作,所以这个也要两方面去看。刚才说的都是工程类的,像有一些文科类的专业,小语种的专业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还有我特别谈到一个服务业,服务业因为作为第三大产业,未来关于服务业方面的相关专业,是不是就业方面也会非常地不错?

张辉:我觉得关于未来的预测不光是我们两位,可能很多专家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预测出来。但我觉得有些原则是可以把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肯定随着国家和国家第三产业,尤其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这一类产业的就业肯定会越来越好。国家为什么投入那么大的力量来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不光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播的考虑,还有将来经济结构的考虑。第二个,未来的人才是什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别的不说,有两项主要因素,第个是信息手段,第二个是国际化。

主持人: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可以逐一去分析一下,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很多的朋友都在问,说张主任您能不能跟我们说一说北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今年的情况或者往年的一些情况,这些数据我们到哪儿能够查到?大家来做一个分析。

张辉:教育部的部署高校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全部公布了自己的就业质量报告,每个学校都可以看到。北京市的相关数据每年的总数,北市教委也都会发布,在新闻里面都能看到,基本上北京地区的高校初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各个高校的特点你可以去看。今年的学生马上要看了。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给大家再做进一步的展开了,但是我们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先要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另外一个,研判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你所生活在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情况,去决定您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好的,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作客节目,谢谢。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明天我们将和大家共同来关注我们究竟是要高考还是要留学?也欢迎大家在明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继续收听《教育面对面》,明天见。

在线课程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