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因病眼盲后,8岁的袁亚湘就扛起了家里的重担。高考前一个月,父亲脑部出血,她顶住压力考出了优异的成绩。她用乐观的心态,感染着每一位家人。“只要家人都平平安安的,无论贫富都很幸福。”
8岁撑起一个家
一头短发,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永远带着笑容,这是袁亚湘给人的第一感觉。
2004年的时候,生活给8岁的袁亚湘一个沉重的打击,妈妈武传华突然病倒了,被诊断出患有动脉炎,天天去医院打点滴成了妈妈的“必修课”。由于爸爸袁东封还得出去打工,照顾妈妈的重担就落到了袁亚湘的肩上,也让她变得越来越坚强。
不仅是照顾妈妈,年幼的袁亚湘慢慢地学会了做饭、洗衣服,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以后我出去上大学,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不会让爸妈担心。”袁亚湘笑着告诉记者。
2015年,高考前一个月,噩耗传来,因积劳成疾,爸爸脑部出血需要住院治疗,在亲戚们的帮助下,袁亚湘才凑够爸爸的医药费。
“当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做了最坏的打算,高考完之后,我就要去打工,养活家人。”想起当时的情景,袁亚湘依然笑着,但是眼睛却红了。
用乐观的心态感染妈妈
虽然经过治疗妈妈的病情好转,但由于医疗水平所限,妈妈的眼睛失明了,牙齿也不断脱落,她有时候也会表现出轻生的念头。袁亚湘就不断地鼓励妈妈好好活下去,通过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妈妈,妈妈也变得乐观起来。
但是,袁亚湘童年的记忆却充满了自卑。“当时看着同学的妈妈都来接送他们上下学,我就非常羡慕,就想别人的妈妈怎么那么好。等我慢慢大了,我就想自卑地活着是一天,乐观地活着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坚强起来呢。从那以后,我就没在别人面前哭过。”
“以后,我会好好孝敬你和爸爸,你要好好地活下去。”成了袁亚湘经常给妈妈说的一句话。在学校里,袁亚湘也很要强。
587分,超出理科一本线20多分,袁东封却对女儿的成绩不满意。“按照平时的成绩,孩子考600多分都没问题,就是因为我生病,她才没发挥好。”袁东封很自责。
“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我不是考上一本学校了吗,你别难受了。”懂事的袁亚湘总是这样安慰爸爸。
再苦再难也不想放弃
对于大学生活,袁亚湘一直很憧憬,收到通知书后,却被学费难住了。6865.5元,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学费还是没有凑够。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袁亚湘也没想过辍学,用她的话说这是唯一可以改变家庭状况的途径,她不想放弃。
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已经被袁亚湘阅读了许多遍,重要的地方还用笔划了出来。“看看入学之后,能不能申请助学贷款。办法总比困难多。”袁亚湘说。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袁亚湘报了河南省一所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想多了解一点妈妈的病,减轻更多人的痛苦,成了袁亚湘的一个愿望。虽然没被录取,但是袁亚湘觉得可以通过自学,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
“妈妈没生病的时候,最远都没去过临沂城。等我有能力了,会带着妈妈出去‘看看’,妈妈虽然看不见,但是我愿意一辈子做妈妈的眼睛和手杖。”袁亚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