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新疆且末县有个高考“状元”之家 一家三子女全是状元

2015-08-04 来源:亚心网 文章作者:李春玲

新疆且末县有个高考“状元”之家

一家三子女全是状元 两女儿知名高校毕业后返疆工作

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高考状元已是了不起的荣耀,且末县却有一对维吾尔族夫妻,把3个子女都培养成且末县、乃至巴州的高考状元,3个子女全都考进全国知名大学,其中两个女儿毕业后,放弃内地高薪职位,回家乡照顾父母,这在当地已传为佳话。

7月19日,斯迪克·热合曼一家拍摄的全家福。图/阿米乃·斯迪克提供

父亲(前排右):斯迪克·热合曼53岁校工、牧民

母亲(前排左):哈斯也热提50岁家庭妇女

大女儿(后排左一):古丽麦尔耶姆·斯迪克28岁且末县2005年的“民考民”第一名中国政法大学

二女儿(后排右一):阿米乃·斯迪克26岁且末县2007年的“民考民”第一名上海同济大学

小儿子(后排中):艾则孜·斯迪克21岁巴州2012年“民考民”第一名新疆医科大学

“状元之家”肉孜节大团聚

7月18日,肉孜节放假期间,家住且末县且末镇菜队的斯迪克·热合曼和老伴哈斯也热提在节日中迎来了最幸福的时刻——3个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

“我的蒲公英飞走了,又回来了。”今年53岁的斯迪克·热合曼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

对斯迪克·热合曼来说,他的“蒲公英”很了不起,这也是令他感到无比骄傲的“成绩单”——斯迪克的大女儿是且末县2005年的“民考民”第一名,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现在是和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二女儿是且末县2007年的“民考民”第一名,考上上海同济大学,现在在尉犁县药监局工作;小儿子更争气,是2012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民考民”第一名,目前正在新疆医科大学读书。

今年肉孜节放假期间,斯迪克的3个子女分别从和田、尉犁、乌鲁木齐回到他的身边,看着儿女们为他和老伴买来的新衣服、牛羊肉、水果等礼物,斯迪克很欣慰,但更为儿女们心疼,“太浪费钱了,我们哪用得了那么多?挣钱不容易,以后绝对不能这样!”

7月19日,在离家不远的照相馆,一家五口照了一张全家福,二女儿阿米乃·斯迪克告诉记者,其实,家里很少照全家福,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父亲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自从他们出去上学后,就更少有机会照全家福了,长大之后才深刻体会到,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是那么珍贵。

斯迪克把3个儿女培养成“高考状元”在当地已传为佳话,不少人向斯迪克取经,斯迪克总是说,“我没有‘法宝’,我和孩子的妈妈都没有读过多少书,根本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是孩子们自己很争气,老大是老二的榜样,她们又成了老三的榜样,我能做到的就是多鼓励,多加油”。

父亲边工作边放牧为子女攒学费

斯迪克在退休前是且末县中学的校工,妻子哈斯也热提是家庭妇女,养活一家五口人的重任全部放在了斯迪克一个人的身上。

且末县中学校长王琦说,斯迪克在工作中特别勤恳,他在学校的工作是为学校的绿化带锄草、浇水、养护,人特别朴实。王琦回忆说,斯迪克在工作之余还要靠放牧补贴家用,校领导曾和斯迪克聊过,问他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他总是说没有。

“其实,我爸是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的,他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斯迪克的大女儿古丽麦尔耶姆·斯迪克告诉记者,在她上大学之前,她从没见过父亲添置新衣,一双皮鞋也是修修补补穿了十多年。

斯迪克的二女儿阿米乃·斯迪克说,父亲在工作之余在家里养起了羊,因为母亲身体不好,这些体力活基本都是父亲干,“每次看到爸爸扛着大捆牧草,累得直喘粗气的样子,我特别心疼爸爸,说不出的心酸”。

小儿子艾则孜·斯迪克说,父亲一直盼望家里能出一个医生,在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医学专业。

为节约上学费用,斯迪克的两个女儿在大学6年(有两年预科)期间,勤工俭学,假期也忙着打工,很少回家。

二女儿阿米乃对记者说,她在同济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想到父母为自己倾尽所有,她还是像姐姐一样,选择生活在父母身边。

如今,两个女儿都在自己身边工作,儿子两年后就毕业了。斯迪克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其实,我就是希望他们有出息,过得比我好。”斯迪克说。

在线课程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