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第七次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2015年高校专科毕业生的“落实率”最高,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
专科生就业率一直占据高位,个中缘由值得深思。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业率不如专科生呢?显然,这背后有诸多原因。
除了比较务实的心理因素外,从市场的需求来说,专科生也有优势。专科生工资要求相对较低,自然能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另外,专科生缺乏学历优势,只能从其他方面做补偿,比如,工作上吃得起苦,愿意加班,工作热情高,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则正好反之,学历越高往往要求越高,两相比较,用人单位更欢迎专科生,于是专科生就业率高就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调查也提示了另一些问题,比如,就业质量和满意率与学历的含金量有关。一般情况下,专科生的含金量不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什么?因为专科生从事艰苦的行业,或者行业的中低端,薪酬低、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就业质量和满意率当然低。所以,不要盲目羡慕专科生就业率高。
这份就业调查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设置、文化水平高低等与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满意率的关系,让人比较全面地看到问题所在,也给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提了一个醒。而就教育部门而言,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
根据市场配置要求,要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既要有高端人才,又要有中低端人才,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高校不能盲目扩招,也不要贪大求洋,只看到利益,看不到就业市场的多层次性,结果是培养的人才相对“过剩”,学生就业难,学校还能维持下去吗?所以,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需两端发力,办好教育。
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考学不要盲目求“本本”、攀“高枝”,就业不要自不量力,看不清形势,好高骛远,对就业岗位“用脚投票”,到最后谁对谁“用脚投票”恐怕还难说。因此,一定要有务实的眼光,要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心态,才不会被就业岗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