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点评

2016-06-07 来源:北京市教委

今年文言文考查取材于先秦散文《管子·轻重》,在选材上有所突破,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学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本内容是《管子》中讲述国与国之间“经济战”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的故事。试卷结构、题目数量、总体难度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巩固了高考改革的成果——强调文化立意与能力立意的结合,重视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思想性的体悟,引导考生进一步探究古代思想智慧的现实意义。

第9、10、11小题,保持了以往以客观题型考查对文本内容(实词、虚词、句子)的理解的方式,12小题的翻译,这些都体现出对考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平时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

第13、14小题,继续坚持强化阅读、注重实际运用、注重考生语文学习积累等基本命题思路不变。13小题,阅读文本讲述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的故事,运用平时对熟语或成语的学习积累评价人物表现,是对考生文本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考查。

文言文第14小题突出对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和认识水平的综合考查,考生要写出“管子谋略”对自己的启示,不仅要理解语言的表层意思,读懂文本,还要进一步对文本内容有深入的思考,从古代与现实的联系角度,思考古代智慧对当代的启示: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离不开农耕,离不开自身力量的雄厚。考生要有自己的认识,并能立足当今,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一题目,既立足文本,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有利于扭转当前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偏向,加强对传统经典作品中思想元素的领悟,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认识、评价其思想价值,引导教学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凸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在线课程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