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东莞一富豪夫妇为女儿陪考 推掉百万订单

2015-06-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高考

曾经37年前参加高考的爷爷,如今陪孙女来参加高考,感慨时间飞逝;做服装外贸生意的夫妇,为了陪考推掉百万元订单———昨日高考首日,东莞不少家长在考场外默默陪考,每一道焦灼的目光,都是来自家长的殷切期盼。

陪考群像 彪悍爷爷

1978年参加高考,感慨如今录取率高了

在东莞中学陪考的家长中,一位身形魁梧、慈眉善目的老先生颇引人注目。老先生姓黄,来自湖南,退休前是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我孙女今天参加高考,让我想起了37年前我自己的高考。”黄老先生说:“那个时候刚刚恢复高考,录取比例比现在少多了,大概100个考生中,只录取两三个人。”

黄老先生的孙女上次模拟考试考了年级第147名,让他心里比较安心。“去年,东莞中学的重点本科升学率达到73%,这个成绩应该足够她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中山大学。而且她临近高考时,心态调整得很好,没见紧张。在家里还会弹吉他、唱歌,还在红袖添香网站上写武侠小说连载。昨天晚上也睡得很好,今天早上我去叫她,才起床。”黄老先生说:“现在的孩子,对高考压力的承受能力变强了很多。现在高考的录取率也高了。”

黄老先生回想自己当年高考,那才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当年应该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只要有初中以上学历,都去考了,报考的人数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知青。最后录取比例大概是100个人里,挑两三个。考上的,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考不上的,很多就要继续回到农村,等待其他返城的机会,有些人在农村一待就是好多年。”

黄老先生称:“其实当年的高考试题很简单,数学只有初中难度。但是当时的那一代人都被‘文革’给耽误了。我本人就属于下乡知青。因为父亲是副教授,家里成分不好,初中毕业时根本没有资格考高中,直接下乡了。好在没干几年农活,就被安排去村小学做老师。教学空余时间就自学高中知识,恢复高考时,很幸运考上了。”

“小的时候,让孙女去上补习班,孙女很抗拒,说那些老师水平太差,还不如让爷爷在家里辅导我呢。”黄老先生自豪地说。

富豪夫妇

推掉百万订单,一家三口场外加油

一头紫红色短发,一身黑色连衣裙,干练打扮的孙女士在东华中学考场外来回踱步。“早上6点,我和老公还有7岁的儿子就从虎门赶过来了,结果考场地点搞错了,8点30分才到,女儿都已经跟着学校队伍进考场了。”不过,孙女士并没有遗憾,她说,学校老师,包括孩子都不主张家长来场外陪考,“我们还是来了,觉得这样比较心安,就是想在场外陪着她,希望能给她一种无形的力量。”

孙女士是安徽人,来东莞已经10多年了,经营着外贸服装生意。“有个老顾客急着赶回非洲,打电话给我,想今天跟我签一个100万元的单子,我直接推掉了。”孙女士说,从生意的角度来看,我损失不小,但是,相比女儿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这根本不算什么,“我跟客户也说了,能等的话就等,不能等的话就只有找下家了。没想到,客户也表示理解,就将订单退后到10日再签,延迟了返回非洲的时间。”

谈起一双儿女,孙女士也是一脸骄傲,“女儿在沙田东方明珠读高三,成绩还不错,一直是全校前10名,她的目标是能考上中山大学。”

“姐弟俩感情也很好,弟弟一直在给姐姐加油。”孙女士说,6日晚上,学校组织家长举办了一场送考会,“弟弟也去了,还给姐姐写了一封信,内容意思是‘让姐姐考试不要紧张,如果紧张就深呼吸,希望姐姐考出好成绩,给家庭增光,也给弟弟做榜样’,姐姐看了之后感动得直流眼泪。”

高考结束后,孙女士已经准备好了庆祝方式,“我们已经给女儿订了一大束鲜花,一出考场就送给她。”孙女士说,女儿已经报了假期出国游,“她要去新加坡,而且还想联系交流学习,都不用我们操心。”

悠闲爸爸

带上茶具,坐在后备厢喝功夫茶静候

昨日上午10点,东华中学考场外的路边停车位上,一辆黑色三菱汽车格外显眼,一位考生家长正猫腰盘坐在敞开的后备厢里,悠闲地拿着一个小玻璃杯喝着茶。“女儿在沙田东方明珠学校读高三,跟着学校大部队一起到东华考点考试了。”黄先生在虎门做生意,早上6点多起床,专程赶到了女儿学校入住的会展酒店,“见了个面,她看到我很惊喜,知道我来为她加油打气了。”

黄先生预料到了考场外等候会很煎熬,他特地冲了一壶茶装进保温瓶里,还带上了喝茶的专用小杯,不时喝喝功夫茶,又起身散散步,表面上看起来很放松,“压力肯定还是有的,但是,孩子尽力就好了。”黄先生说,中午自己也不打算去打扰她了,“只是想在考场外默默地陪伴她。”

陪读妈妈

拉扯一对娃,陪读10年没上班

戴着草帽,骑一辆半旧的自行车,黝黑的脸上,皱纹延伸。在东莞中学考点门前,记者碰上了一位刘姓陪考妈妈。她说,为了照顾一双娃上学,她已经10年没出去工作。“苦了他们的爸爸,要一个人打工养活一家四口。”刘妈妈说。

跟其他陪考家长一样,刘妈妈并未告诉儿子自己的到来。“很紧张,不来望几眼不放心。我对儿子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就可以了。上次模拟考试,儿子考了全东莞市第200名,应该不成问题。”

刘妈妈老家湖南,一家人来东莞打工已经十几年。“家里有两个男孩,今年高考的是老大。从老大上小学时,我就不工作来城区租房子陪读了,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10年了。”刘妈妈心疼地说:“家里只有他爸爸一个人在茶山打工赚钱,经济上不太宽裕,能省一点是一点。大儿子很懂事,在学校里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300元。自己跟我说,中午吃多一点,晚上就可以少吃。现在一米七二的个子,只有110斤。为了给他补营养,我每天晚上都会给他炖汤送到学校。”

复读生父母

去年场外苦守,今年轻松去打球

“考之前记得上厕所啊!”和老婆一起来送儿子进考场的朱先生,站在东莞一中的门口,在儿子转身前,特意叮嘱了一句。穿着polo衫一身运动装扮的他,还冲着儿子的背影挥了挥手,直到他步入教学楼,才转身迎向一同来送考的妻子。

他们一家都是从江西过来参加异地高考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在东莞工作,所以小孩入的是东莞的户口,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回了江西。“他在江西上的学,两边考试辅导内容还是有点不一样。”为了让儿子适应两地差异,朱先生在考前还特意买了广东考区的模拟试卷和辅导书。

实际上,这已经是夫妇俩第二次来给儿子高考陪考了。因为去年高考成绩不理想,朱同学复读了一年,选择了在同样的考场继续再战。“去年可能是太紧张了,临考前晚上都睡不着。”朱先生说,今年就不一样了,孩子晚上睡的香,考前不紧张,连来陪考的家长也觉得轻松了不少。

“去年陪考,在这门口足足守了两天。”朱先生回忆起去年陪考时的描述,也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的紧张。不过,今年来陪考的夫妇俩,则显出完全不同的轻松氛围。目送儿子步入考场后,朱先生就对记者说,今天穿得这么运动,就是因为待会准备去打球。还没等开考的铃声响起,朱先生一身轻松地离开了校门,携妻子往球场赶去了。

操心妈妈

6点起床做饭,两菜一汤犒劳女儿

上午11点,东莞万江的何女士提着两个沉沉的环保袋,静候在东莞光明中学门口的公交站台旁。“我跟女儿约好了,考完就到这里碰面,我给她准备了午餐。”何女士向记者展示,每个袋子里面分别装着一个保温饭盒以及保温杯,“我6点就起床去买菜了,一上午都在用心做菜,准备了一份卤鸡中翅,一份凉拌木耳,一份花旗参瘦肉汤,还有米饭。菜都很开胃,比较适合夏天。”

女儿要高考,何女士也有些紧张,“早上我要叫她起床,害怕自己睡过,就给三个手机都上了闹钟,每5分钟闹一次。”何女士说,“早上听说有不少家长昨晚都失眠了。”

早上6点50分,何女士叫女儿起床,这才知道女儿也失眠了,“她是兴奋到失眠,说12年学业结束了,马上要考试了,睡不着,凌晨3点才睡。”

上午11点50分,何女士的女儿晶晶终于出了考场,一脸笑容,“题目不难,不过感觉作文写得不是很好。”尽管并不算完全如意,但晶晶现场也畅聊起了自己的规划,“我对农业种植方面比较感兴趣,也准备选择一个这方面专业比较突出的院校。”晶晶坦言,“自己身边很多同学都准备报考工商管理、金融方面的专业,但是,现在这个方向的学生太多了,如果学校不够优质,可能也不利于就业,我也想差异化竞争。”

之所以会有农业方面的志向,晶晶说,是因为有一次妈妈带自己去了一个农场,被里面的生态吸引了,“不过,我觉得它发展得不够好,应该跟旅游结合起来,做成农家乐,此后我对这方面的东西越来越有兴趣,平时看新闻也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加上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农业,重视生态,所以自己也越来越坚定了。”

考生故事

压力山大

考前一晚紧张到发烧

昨日上午8:45,离高考第一场开考还有15分钟,东莞一中迎来了当天考场的最后一名考生。在父母的陪同下,申同学最后一个迈入校门。爸爸申先生手上提了一个大透明水杯,等儿子进了考场才反应过来:“哎呀,忘记把水给他了,发烧了要多喝水。”

一旁赶来的妈妈周丽珍也开始有点担心,“可能是考前太紧张了,昨天晚上突然发高烧,今天才这么晚到的。”她说,进考场前还给儿子吃了药。“不知道待会会不会又发烧,要不要进去跟老师说下,帮忙留意下?”周丽珍紧张得好几次想去跟学校保安交代几句,最后都被丈夫拉住了,叫她不要紧张。

周丽珍毫不讳言,自己其实也是“虎妈”。虽然不像虎妈赵薇一样,为了女儿上重点小学买学区房,不过,为了陪儿子安心复习,周丽珍在4个多月前,就已经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房子,每天还会做好饭菜给儿子送去。考前一周,还特意请了一个星期假。“其实他很有压力,说妈妈用不着请假。”虽然夫妇俩平时喜欢在儿子面前说,“高考考不好没关系”,他们还是能感觉到儿子的紧张,“平时淋大雨也不会感冒的,肯定是太紧张,才会发高烧的。”

从小就爱钻研的申同学,一直是父母眼里的骄傲。喜欢钻研的他,很小就能用凸透镜,在桌子上烧出自己的名字。受爸爸自学中医按摩的影响,对中医也兴趣颇浓。不过,从最近一年开始,成绩开始出现下滑,周丽珍将这归根为,“家长给的压力太大”。

“其实也怪我们,从小到大给了他这种无形的压力,所以才导致他压力那么大。”周丽珍说,其实家长光是嘴上说“没压力、不紧张”是没用的,关键是要从小到大,都给孩子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很想告诉天下父母,从生小孩开始,就要和小孩一起快乐成长,用行动告诉他们,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虚惊一场 身份证没带,开考前取回

高考忘带准考证、身份证的突发情况,几乎每年都在考场外上演。这不,今年高考首场开考前,这一幕又在东莞市第一中学上演了。所幸发现得早,考生来得及在开考前,成功回校取回了身份证。

8点05分,东莞市第一中学正门的路边驶入十几部旅游大巴,来自东莞市东城中学的考生陆续步入考场,准备参加高考。突然,一名女教师神情紧张地带着一个男学生逆方向走来,原来这位考生漏了身份证在自己学校。几个老师紧急地商量了一下,还咨询了门前执勤点的交警现在如何处理。

“可以让人从东城中学找到身份证,再赶紧送来,我们可以让附近的交警帮忙送过来。”现场一位交警这样建议。最终,一位男老师开着自己的车,迅速地带离考生回校拿身份证,并在考前半小时赶回了考场。

算笔账

高中三年,家长们花了多少钱?

高中三年,家长得花多少钱?南都记者算了一笔账。最花钱的当然要数音乐生了,比普通学生多花至少20万。其次是美术生,比普通考生多花大约10万元。最省钱的是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3年下来仅2万-3万元。还有体育生,花销和普通考生相差无几,但人家挥洒的是汗水。

公办高中:2万-3万元

公办学校花费最低,东莞一中考生家长透露,3年约花费23900元,其中包括1450元/学期;生活费100元/周,400元/月;高考之前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租屋费200元/月租4个月,共花800元。

高端学校民办生:10万-13万元

东莞民办高端学校遍布,收费自然也比公办学校贵。东华中学肖同学家长称,在东华中学读书每学期1.2万,一年2.4万;生活费9600元/年;其他杂费(课外书本、资料、交通等费用)200元/月,这样算下来,3年花费大概10万元。翰林学校考生家长则称学费22000元/每年,生活费1500元/月,补习费4000元(十天高考突击班,200元/课时,一天2个课时),三年大概花12.4万元。

音乐生:比普通学生多花至少20万

在特长生中,音乐生是最烧钱的,记者在现场采访陪读家长获知,高中3年,即使再节俭,音乐生家长也至少要比普通学生家长多掏20万元以上,有的总花费甚至高达六七十万元。整合各位家长说法,学习音乐的花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未统计正常上学学费、生活费):

为了增加艺考成功率,除了在学校跟随音乐老师学习外,很多家长选择在艺考前一年,每个周末带孩子赴广州,请知名学校教师做专业辅导。赴广州“拜师”一节课单价至少500-600元,若请教授级专家授课,每节课单价800-1000元。若以一年为期,此项费用约7万-8万元。

每年的8月份至来年2月份,是艺考前的最后冲刺,很多家长会给学生报专业培训机构的集训营,不少家长会将孩子走到北京,6个月下来,学费加上生活费,大概8万-10万元。

无论是学习唱歌还是乐器,家里有架钢琴是必需的,国产珠江牌的钢琴目前至少1万元一台。若学习乐器,这方面的开支会更大,比如学习古筝,有家长称3年孩子弹坏了6架古筝,每架好一点的古筝售价约8000元。

学习音乐,光烧钱还不行,还得苦练。东莞中学一音乐特长生的母亲周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练习的乐器是双簧管。为了能通过星海音乐学院艺考,他高中三年,平均每天要练习10个小时,比大人上班还累。今年,跟儿子一起去星海音乐学院考双簧管的广东考生有60多人,但学校只招收16人。而且因为今年过年时间比往年迟一个多月,考完艺考后,就只剩下2个月的时间来复习文化课了,儿子每天学到11点才放学。”

美术生:比普通学生多花10万元

跟音乐生相比,美术生花费要少得多,出去正常的学费和生活费,高中三年大概只比普通学生多花10万元就足够了。东莞市光明中学学生胡轻舟目前已通过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美术专业课考试。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女儿高中三年在美术上的花费并不多,一般工薪家庭足以负担。“孩子上的是公办班,每年学费只有2500元,参加美术术业考试前,送女儿去北京参加了为期6个月的专业机构培训,学费加生活费大概总共花了8万-9万。其他买画笔纸张,三年也就1万元。”胡先生称。

体育生:洒的不是钱,是汗水

翰林学校体育老师张智斌称,体育生在花费上,其实跟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如果是公办学校或者是民办学校的公办生,一年的学费也就2000来块;如果是民办学校民办生,一个学期学费约13000-15000元。其他的就是需要买一些运动鞋、运动衣,花费不大。”

“跟普通学生相比,体育生洒的不是钱,是汗水。”张智斌说:“体育生要兼顾学习,训练主要靠课余时间。每天清晨六点,别人还在被窝里,他们就要起床去操场训练。如果是冬天,就更加辛苦。每天下午放学后,他们还要继续训练半个小时以上,训练完,饭堂里的饭菜都冷了,或者干脆已经没有了。”

统筹:南都记者 石长峰 梁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龚萍 肖佩佩 唐建丰 石长峰 实习生李梓晴 郭佳纯 摄影:南都记者 梁清 刘媚 方光明

在线课程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