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第二轮复习应该从哪些方面复习

2015-06-19 来源:名师在线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候,相信不少学校都已经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一般来说,第二轮复习不像第一轮那样按部就班了,因为第一轮复习通常都是巩固基础为准,到了第二复习大多数都是以专题为主复习,那么,高考第二轮复习有什么诀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语文

既要补差也得“提优”

首先,第二轮复习时既要补缺更要“提优”,考生要在分析试卷时明确哪些题型是提高分数的争分点。语基卷中的所有选择题都可以作为“提优点”,因为这些题目的难度值一般低于主观表达题,多数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和信息筛选能力。因而学生在这些题目上要争取高分甚至满分。

其次,建议考生注意各题型的复习要点。

具体如下——

(一)名句默写。重在查缺补漏,即明确各背诵篇目中个人常易写错的字词,强化记忆,消灭错别字。训练时全文默写和名句填空可交叉进行。

(二)文言文阅读。实词整理识记,反复温习。虚词亦不可忽略,虽不单设考点,但在文句翻译中常有涉及。此类题型中涉及的答题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回归文本筛选信息,学生要有整体观,所找信息区域范围不局限于个别句或段落,可能跨越不同段落;二是回归文本,掌握根据语境推敲词义的方法。可自主挑选历年高考文言文段用于全文翻译的训练,每周一篇即可。

(三)古代诗歌阅读。古诗阅读是难点,关键是要学会正确翻译诗文。平时解题时,不妨多花点时间推敲词句含义,理顺上下诗句的内在逻辑联系。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文学名著复习主要通过解题来检查记忆的缺漏,做到错题或疑问处及时回归原著,记牢相关人物情节。文化经典可将复习重点缩小在教育理念及个人道德修养两方面内容,通过解题弄清楚原文主张。

(五)现代文阅读。无论是论述类文本还是选考文本,强烈的文体意识是阅读的前提。在明确不同文体写作特点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答题,答题时应强化规范意识,同时思考要全面,避免遗漏信息点。

(六)语言文字运用。考生可从历年高考语用题中整理出习题专题卷,分类训练。“时文评论”虽未在考试说明的参考题例中出现,但并不意味着高考不考。当然,“时文评论”考点与议论文写作相关,因此不必花太多时间做专项复习。

(七)作文。作文的生命力在于考生对自我及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关切,好作文要能让阅卷者看到文中有“我”和“当下社会生活”。有“我”即要体现作者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不可讲大话空话套话,切忌人云亦云。有“当下社会生活”即作文应尽量带上鲜明的时代特性,主要体现在议论文素材的选用上做到新旧兼用。考生要有意识地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做素材整理,让作文带上点时代感。阅读精短时文时要注意理解、消化文中观点,不可生搬硬套,还可借鉴名家短评的写作构思。

此外,议论文写作要强化说理。明确议论文写作特点,牢记议论文就是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是正确的文章,其鲜明的文体特征决定了行文重点应是一个“证明的过程”,因而说理要充分,不可简单地堆砌事例。可以多做些审题立意的训练,用拟写作文提纲的形式进行训练。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无论是提纲还是考场上写出的作文,都不妨多花点精力用心修改,精心打磨。

数学

题型归类 重视模拟

一、建议考生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把准方向。

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考试内容和要求,把握好复习思路和复习方向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了解命题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适量训练,及时补缺。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只有深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尤其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梳理知识,锁定重点, 精编专题。

建议考生以更大的中学数学观审视学科系统,摆脱传统“主干”的框框限制,整合成“学科通用基础、广义函数体系、几何体系、统计与概率体系”的大体系, 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锁定重中之重,把最重要的知识掌握到较为熟练的程度,不做难题、偏题、怪题,注重典型题型积累。对于高考中重点考查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统计与概率(理科为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平面几何等模块要重点复习。注重科学练评,有效提升实战技能,切忌过分依赖“拿来主义”,要认真反思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四、归纳题型,融会贯通。

高三复习,各类试题做了几十套,挑选5至10套有代表性的好试卷归类整理,将试卷中既能考查重要的基本概念,又能考查考生能力的好题再熟悉一遍。单独看某一套题还看不出命题规律和解题规律,如果将这些试卷放在一块进行比对分析,就能发现命题规律,也能发现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从而达到弄透一题、旁通一类的目的。

五、重视模拟考试,提高实战能力

考生要把平时考试当成高考,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原因,消除遗憾。

六、加强审题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这是解答问题的三要素。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要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七、保持平静心态,消灭常规失分。

要有题序变化的思想准备、高选拔性试题位置变化的思想准备。做数学试题,心情越不平静,就越做不出来,或越容易出错,要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从容应对、自信应对。

政治

限时训练 注重审题

首先,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对照《考试说明》所列考点,查缺补漏。要准确理解各考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复习的“度”。加强对考点的分析讲解,对易混的概念、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将模糊的易错的知识试题化。比如《经济生活》模块删除“纸币及其发行量”考点,增加“金属货币与纸币”考点,复习时必须理解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2.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和模块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比如应将必修1与选修3中有关“世贸组织”的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合。

其次是加强专项限时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只背书不训练是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因此,考生应多角度训练综合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审题时做到把握立意,审清题目(包括模块、题型、知识点、主体、对象等),把握材料,提取文字材料、图表等重要信息,注意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尤其是要加强评析类题型训练。

最后,小编提醒各位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应明确个人知识缺漏或方法运用得当与否,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个人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另外,取得高考好成绩的时候,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做题的技巧和临场发挥。

在线课程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