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所高校推农村专项招生计划 关注寒门学子
2016-08-30 来源:新华日报 文章作者杨频萍
近日,江苏省各高校陆续公布了针对农村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即将享受这些特招待遇。
对大多数寒门学子而言,高校专项招生计划一直是他们上大学、进名校难得的“福利”。近日,江苏省各高校陆续公布了针对农村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即将享受这些特招待遇。
2016年江苏省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11所高校定向招农村学子。
今年省内多所高校简化了考核程序,不少高校采取“免试”的方式。东南大学去年组织审核通过的考生需要依据笔试成绩择优确定,今年则取消考试环节,符合报名条件即可通过初审。东大招生办主任蔡亮说,取消考试环节,主要从减轻考生负担考虑,“只要报上名,高考见分晓”,事实上,高考成绩已经能起到筛选的作用。
“只要符合报名条件,无需平时成绩证明即可通过初审,录取时,学校将指标分配到各省(市、区),按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今年也取消了数学、物理的考试环节,考生上传申报材料以后,学校成立专家组对其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南理工招生办徐蔡余说,从学校特色出发,专家组可能更侧重于考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考生不少是来自偏远地区,时间、路费都要花费不少,能简化的我们尽量简化。总体来讲,我们也能发现农村考生学科基础薄弱,我们更注重的是未来发展的潜能。”
南京大学“励学计划”虽没有取消考试,但从考试内容方面减轻了考生负担。南大招生办主任赵鸣说,“去年组织审核通过的考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项,而今年只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能力面试。”赵鸣表示,面试主要测试综合素质能力。
除了考试简化,今年农村专项计划部分高校也增加了投放名额,比如南京大学去年计划数不超过70名,今年为不超过120名,增加原计划数的70%。
南京师范大学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刘行芳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资源枯竭已经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农民孩子读大学的比例已经越来越低,“寒门难出贵子”的沉重现实,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忧虑。高等教育有其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农村专项计划作为社会公平的“补偿”机制,是一项很好的尝试。
省内不少高校招生人士表示,教育公平的话题永远无法回避,现在很多高校还保留着专业成绩排名需在年级前5%等附加要求,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一个“硬指标”来衡量学生。“与普通自主招生一样,社会对专家组评议还存在一定的疑虑,学校也很难放开手脚。”有专家表示,越来越多高校在针对农村学子的自主招生中除了取消笔试和面试,更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公布专项计划中农村学子的录取标准、录取结果、资格审查等信息,“选拔方式高校可以自主设计,但必须独立承担责任,对违规行为加大惩戒力度,直至取消高校招生资格。”
省内一985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表示,要改变教育不公,从招生来考虑,只能是纠偏的权宜之计,教育资源的配置还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减少城乡差距。高校对于寒门学子的帮助还应持续到考生入校后,通过优先推荐参加科研活动、优先推荐参加交流项目等,让他们不仅能上大学,还能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