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是高考的落脚点,对于从现在开始准备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来说,面对庞大的志愿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
翻一翻高校往年的《招生章程》,了解一些高校的基本信息;
看一看高校往年的招生计划,了解某所高校往年在你所在的省(区、市)招收了多少学生;
读一读所在省(区、市)往年的《招生工作规定》,了解和自己相关的招生录取政策有哪些……”
这是笔者从一篇指导考生和家长如何准备志愿的文章中节选的一段话,短短一百零几个字中便包含了三个术语——《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规定》。
如果第一次看到的考生和家长不理解其具体含义,也不清楚这些术语包含了哪些内容,恐怕准备志愿的效率会大打折扣。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一起谈一谈这三个术语分别所指为何。
《招生章程》是志愿指导类文章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术语,明白《招生章程》的意义、作用和包含的内容,对考生准备和填报志愿都有重要意义。《招生章程》是高校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高校于高考前向社会公布的法规性文件。高校依据当年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招生,各级考试招生部门依据《招生章程》对学校进行有效监督,考生和家长也据此了解高校的招生录取运作流程。
高校的《招生章程》一般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为基本信息,如学校的全称、层次(本科、高职专科)、办学类型(公办、民办)、校址(分校、校区)、学习形式(全日制、网络教育等)、学费等;第二是高校的录取规则,如高校具体录取考生时依据的规定(分专业录取规则、外语(课程)语种要求、男女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第三是附则,比如入校后学习的地点、学费的说明、专业所获学历的说明等。
招生计划是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结合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各省(区、市)的生源情况自主安排的生源计划。高校的招生计划大致包括总的招生计划数、招生的专业、分专业的招生计划数等,需要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区、市)的招生计划会有所差别,考生只要关注高校在其所在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就好。一般情况下高校招生计划是即将开始填报高考志愿前的5至6月将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高校官网以及各省(区、市)考试招生主管部门网站或其主办的报刊上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