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上北大更应该关注什么
2016-09-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作者李一陵
重点院校中的农村生源比例是否增长?如果增长了,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否在缩小,教育不公的现状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北京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学。据报道,今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38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数十个国家的本科新生,其中农村学生700余人,为近年来最多。其中,校本部共录取农村考生500人,占比为16.3%,继续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筑梦计划等政策的实施,加大了自主招生以及高考录取对贫困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考生的倾斜力度。今年,通过筑梦计划,北大共录取了131名考生,其中118人为线下加分考生,几乎是去年的两倍。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北大校本部共录取192人,人数也创新高。
据统计,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里,北大校园内来自农村的学生接近三成。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生源比例下滑得很厉害,2000年至2011年,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仅为10%左右,虽然今年这一比例上涨至20%左右,却离理想水平还有距离。
近2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上大学的机会更多了,进入大学的象牙塔越来越容易,但是,农村学生争夺名校这类优质资源的竞争力下降了。他们更多只能考上一些二本、三本乃至专科学校,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攀上象牙塔的顶端越来越难。
而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之所以能够在几年时间内迅速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主要还是因为2012年以来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实施,而并不是因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和教育水平差距的缩小。
姑且将这种政策倾斜称之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针对寒门上名校难的现实问题,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和畅通阶层流动渠道,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进入北大等重点院校,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梦想。
但“教育扶贫”更像是基础教育不公背景下的一个补救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缩小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水平差距拉大的现实。在“扶贫”的同时,更要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其农村生源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每年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此之外,重点院校中的农村生源比例是否增长?如果增长了,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否在缩小,教育不公的现状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通过政策倾斜让一小部分农村学生上名校,只是开始。寒门学子进入大学后,他们所能得到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支持也比较脆弱,今后在学业、综合素质发展以及生活方面或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关注寒门学子进入名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辅以一定的制度安排,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