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作文要走心,先借个有故事的“瓶子”盛满酒
2016-11-16 来源:语文周报mp
作文人人会写,
但高手就不同了,
在下笔前,他们往往会借助一个有故事的载体……
名家范文
胡同之死
李国文
①树木会老,人会死,胡同也有它终结的一天。
②会有那么一个早晨,北京人猛然间发现,最后一条胡同死了。这日子大概不会太久,也许下一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北京城里将找不到一条像模像样的,依旧是原来面貌的胡同。
③这真是令人伤感,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④即使像我这样并非在北京土生土长,对这个城市说不上具有多么深厚的归属感,只是一个居住年头较久的人,也对这个消失过程未免来得太快,觉得有些讶异。这也许说来并不是什么坏事,要是北京城永远是这些灰不秃秃的,暴土扬尘的,狭窄拥挤的,颓门败墙的胡同,还得把污水井里的粪,一杓一杓掏出来,一桶一桶背出去,长此下去,这个首善之区,还有什么希望可言。我也知道许多有识之士,总在呼吁,总在呐喊,把胡同留下一些给后代子孙,这想法,当然是毫无疑义的好。但说这些话的人,通常不大为自己的住房发愁,而对那些三代同堂,老少一室,床分上下,布幔相隔的小市民来说,为保留这些胡同,还得挤在斗室里度日如年,又显得不太公平。
⑤不过,北京的胡同,却也是一部无可辩驳的凝固起来的近代史,是数百年京都人文概貌的缩影,就这样迅速地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那些单调无味的火柴盒所蚕食,所吞噬,总是难免惋惜,好像应该想出点什么法子才好?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能不能建筑得更加赏心悦目一些,倒是应该悉力经营的。
⑥所以,胡同之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⑦有的人,恨不能一古脑儿,统统用推土机推了,这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红卫兵行径。但也真不希望有那么一天,最后一条胡同寿终正寝,于是造几条供游人参观的假胡同,如同看那些失去了彩绘以后的兵马俑一样,绝对是彻底死亡的胡同,有何生气可言?但我也不赞成有的人,对于古都恨不能连几间破房烂庙,几处断垣残壁,也别挪动,要求原封不动。如果这样恋旧的话,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搬到周口店原始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呢,那才能够真正发思古之幽情呢!
⑧说到底,北京那些胡同,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年代较为久远的建筑物罢了,早晚总是要死的。夏商周的房子,谁见过?汉唐盛世的房子,谁住过?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里早说过,“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唐代的建筑物,随着唐代的结束而结束,那么,元明清的胡同,随着封建社会的终止而终止,好像也不是什么值得痛苦的事情。
⑨但是,我觉得同住在一条胡同里,那些天天碰头见面的左邻右舍,他们之间的亲切友善,地道的老北京人的礼数客套,那种一张口为“您”而不是“你”的或许称之为“温良恭俭让”的、的人文精神,如果也随着胡同之死而死的话,那可就太可惋惜了。现在搬进单元房里住着的各家各户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隔膜,是过去住在胡同里的人家,绝不会产生的。给一张微笑的脸,和淡漠的一瞥,留在对方心扉里的印象,冷暖是大不相同的。没有温馨,没有友爱,这世界是不堪设想的。
⑩我真心希望,也许有一天,胡同真的没了,但北京胡同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良善、和霭、信任,却还能留存在这块土地上的话,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于中国要更有价值些。
世间最美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大如无际的彩霞,小至盛开的花朵,都不能长久地存在。如何才能把“直面消失”这个主体充分表达出来呢?
作者选择了一个恰当的载体——胡同,以细腻的笔触冷静地诉说一个沉重的话题——胡同之死,表达了对胡同依依不舍的伤感留恋,以及面对胡同终将消失的理智与豁达。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载体?
其中可是有大学问。
以载体为由头
在进行文章主体写作之前,开头先选择一个形象的载体,起引出下文的作用,这个形象载体就是由头。比如高考优秀作文《拒绝平庸》的开头: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
把载体当线索
把载体当线索贯串全文,就像一条彩练串起全文材料,而载体的影子在全文处处隐约可见,任意一个部分都能看到它晶莹的光泽,如高考优秀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的开头:
生命如风。
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作者让“风”在文中一以贯之,不但打造出一个韵味十足的标题,而且以风设喻,紧密扣题,拟就了一个饱含哲理的开头。文章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把面对人生磨难的那份坚强与豁达用“风”表现出来,“风”好似一条彩线串穿全文。多么精妙的载体选择!
把载体当作比喻象征物
抽象的道理、思想用比喻或象征的方法表现出来,会收到形象可感的效果,而这比喻物和象征物就是文章的载体。
比如作文题目“从容”,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很多同学都能把它变为具体可感的寄托物:从容是石子一粒,仰高山之巍峨,但不自惭形秽;从容若小草一棵,慕白杨之伟岸,但不妄自菲薄……
这些表达载体使抽象的话题顿时形象可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