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分析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新高考带来的变与不变
2017年是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到目前为止,高考新政在政策层面的内容,已经尘埃落定。前期,我们已公布了外语“一年两考”并增设听说测试、数学试卷不分文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以及由三门统一高考科目与三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所构成的高考总分等。不久前,高考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也已公布。
记得两年多前,当上海新高考方案宣布实施并公布相关政策时,教育系统内部并没有多少切身的感受。随着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可以逐步感觉到由高考改革所带来的高中教育改革,并且自然地期盼新的高考招生录取细则发布,这充分说明以高考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突破口是抓住了关键。
可以预见,我们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学生、家长将以不同方式继续感受高考新政带来的变化。
新高考,是一次自上而下、制度先行的改革
长期以来,高考起着基础教育指挥棒的作用。高考要考什么,学校就会教什么,而学生就会习得同样的内容。基于此,我们把听说测试纳入外语统一高考,高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也增设了听说内容的教学;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讲究高中学生共同的数学基础与思维,高中课堂也就更为强调丰富的数学应用;同样语文试卷设置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的积累运用板块,同学们也就更为关注语文学习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等。以高考制度改革带动教育的变革,使得高中学生按照理想模式成长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这大概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
此次高考改革与以往自下而上的改革不同,它是由顶层制度设计引领,促使各地具体执行的改革模式,由此来带动基础教育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的改变,最终使之回归教育本质。当然这并不是说改革缺乏内在动力,而是整个社会长久受制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困扰,迫切渴望加以变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苦于找不到理想的改革途径,同时现有阶段人们对于人才的认识与需求也提出了改革整个教育体系的要求。显然,对于一直被认为是指挥棒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是最合适的改革切入点。
因为是制度性的改革,所有参与者就会直接感受到其中的变化。比如,以两年来实施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效果看,由于刚性要求每位高中学生必须在校外完成60学时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起了以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的社会教育体系,以接纳所有高中生的社会实践需要。
两年来,绝大多数同学、家长和高中学校都已经将开展社会实践视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通过略带强制的制度推行,以达到提高认识、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应该说是相当有效的,也就直接改变了高中学校长久以来存在的忽视社会实践的现象。随着社会实践全员、全时要求的实现,原来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方面有特色的高中学校,也愈加提升社会实践的内容与水平,大量的研究型学习和科创活动进入了高中培养内容,事实上使得上海的高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同样,由于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行,在完成相关科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基础上,同学们要从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虽然受制于学校的场地、师资等条件,但以选科走班为特征的走班制教学组织模式被广泛采用,这也使得我们的高中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部分高中学校与现代高中教育更为接近。
学生对未来的思考,从高中确定等级考科目开始
当厘清我们的基础教育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时,新高考制度将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有自我规划、自主选择能力的人。中学、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理想状态下,中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大学通过办学实现特色发展,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而学生则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以外,还要学会自我规划,自我选择,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
由于实施等级性考试科目的6选3机制,促使学生根据资源环境及本身的需求学会取舍、学会选择,这对后期的大学申请以及未来社会生活的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传统高考制度下,每年的高考志愿是以志愿填报的那一刻所确定的,学生对未来的选择仅限于高三阶段高考前后才会加以确定,因此高校也常抱怨学生关于专业与爱好、职业与生活等基本没有主动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新高考方案使得学生对未来的思考从高中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时候就开始了,也就是对未来的选择是与高中生活相伴随的,既要考虑自身所长、也要考虑大学专业所需。事实上,高校实行院校专业分组招生的做法,也是适应了考生多元选择、学校特色办学的需要,院校专业组不受限于学科,为实施多元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留下了空间,这会促进高校更注重特色发展。
新的高考方案还隐含着一个重大变化,既是有关思想认识上的也是技术操作层面的,这就是从过去的分数公平往机会公平方向的转变。
新的考试改革和录取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的选择机会,也把诸多选择及判断所带来的效益与风险放在了考生及家长面前。
比如,新高考方案使得学生有可能进行学业规划,导致学生之间学业进程的差异。如学生在高二年级已经参加地理、生命科学的学业等级考,在高三只需要参加1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如果对一月份的外语第一次高考成绩觉得满意的话,统一高考的三天也只需要参加一天的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考试,可以形成有效的学业压力均衡规划。再往前追溯,等级考科目的确定也充满了选择性,等第是按比例划分、计入高考总分时再予以赋分,这样等级考成绩除了与考试试卷的得分有关,更与选考学生群体有关,所以选择科目时就连带选择了不同的考试群体,由于充分的自主选择,实际上是无法预先估计考试群体的。同样,考生外语的两次考试可能产生的不同效应,外语听说测试的场次和考场分配等都透露出此次高考改革已经提示机会公平时代的到来。当然,以目前的情况看,能进行自主选择和规划的学生肯定是凤毛麟角,但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会在一个有选择的环境里,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失败,在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基础上学会选择,学生之间的差异因为选择而被有效区分和分化。
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是应对改革变化的最佳办法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所有人都能够有更大的获得感,但是改革不是革命,决定了任何改革不会颠覆事物本身,而是更多表现在对于事物的局部、环节的变革和改良,尤其以现在流行的问题导向思维难免使得改革举措更多是应对目前所认识和理解的问题。比如,高考综合改革中提出的“高考不分文理”、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等,都是针对学生培养中越发加剧的分科、偏科倾向和社会实践弱化现象。
就目前来看,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基础教育变化确实呈现出这样的导向效果。另一方面,凡事物均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事物发展的路径,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是不变的。这意味着改革不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以考试改革为例,可能对考试科目、计分规则等有调整,但是通过考查筛选出名列前茅学生的考试基本功能或根本属性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可能并不存在具体到每个人的改革满意度,或者说并非每一个人都会有改革的获得感。如每年我们总能接到个别考生或家长的投诉,指某科目试卷难度提高或评卷不公正导致落榜。但了解下来,往往该考生的高考成绩是处于所有考生最后百分之五的位置,再怎样调整试卷难易度或评卷标准都是无法满足其升学愿望的,也即考生的学业状况在现有教育考试制度下是没法获得认同的。这部分因为认知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将会长期存在。
凡教育改革一定要服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导向,给予每位学生以同样的发展机会。这是源于对每个人而言,其整体能力应该是一样的,可能在学业评价中难以呈现,但一定在其它方面存有潜力,社会、家庭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未来理想状态的教育体系,也将会给这类考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是这仍然需要假以时日。
看似纷繁复杂的高考改革,影响的目标是整体,即促使所有教育参与者都能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开展教与学。而就个体而言,在已有模式下的名列前茅依然有很大机会在新模式下继续保持,虽然分数或指标所代表的优秀是表面的,但却是源于内在的综合素质,因此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才是进步、优秀的根本路径,也是应对改革变化的最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