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说:“有些省份的卷子上,个别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太繁琐,不利于学生掌握,我就给他们挑毛病。 ” 摄影记者朴峰
49岁的张治中,是毕业于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中专生,还是大连开发区一所民办中学的数学老师,同时又是一支社区中老年乒乓球队的“资深”板凳队员。从以上种种身份看,张治中这个人,可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如果不是缘于去年那个偶然事件,让他与各省市高考数学试卷“从此较上了劲”,或许,他将一如既往地默默无闻,终老一生。但是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他4度发表学术论文,指出辽宁省 200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以及广东、上海、海南 3省市2007年高考数学试卷里个别试题的标准答案“有毛病”。这 4篇带着浓浓“火药味”的学术争鸣文章一经发表,让张治中平淡如水的生活,突然热闹了许多。
1 我郁闷 因为一道高考题 多年朋友变陌路
事情,要从2007年说起。那一年,张治中一位好友的儿子小楠(化名)升入了高三。“这个朋友是我妻子的同学,他们夫妇俩都是开发区一所大学里的老师。他们家小楠数学成绩不怎么好,就让我帮小楠补一补数学课。 ”张治中说,“我这人一辈子干别的不行,就会研究点数学符号。朋友开口了,这个小忙咱一定要帮。 ”
就这样,张治中利用课余时间,帮小楠补习起了数学课。“经过一段时间补习,小楠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转眼到了2008年高考,我觉得,这孩子数学考120分肯定没问题。 ”但是,考试结果出来后,小楠的数学成绩只有119分。“刚考完时,小楠曾来我家让我给他估分,其中有一道题,也就是数学试卷的第22题,这是一道大题,我当时看了小楠做的答案,我觉得是对的。但是对照一下网上公布的参考答案,我有点蒙了,参考答案跟我算出来的答案不一样。当时我就觉得,要么是我没学精这道数学题,要么就是参考答案有毛病。 ”
为弄清这道题到底是谁错了,张治中把自己关在家里3天,通过反复演算,“我一共找出了4种解答方法,这4种方法算出的答案完全相同,互相一印证,我觉得应该能够证明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不过,张治中算出的这个“正确答案”与小楠的答案相同,却与网上的参考答案不同。
“当时我就觉得,参考答案有问题,参考答案上说‘无极小值’,而这道题实际上却是‘有极小值’的。小楠做对了,不应该扣分。 ”想到这里,张治中急忙找到小楠父母,将他这个“发现”告诉了对方,并让小楠父母赶快想办法,给小楠把分数再找回来。
然而,朋友的反应却出乎张治中意料。“怎么可能?人家那是标准答案,不可能有错! ”朋友对张治中的说法,充满了怀疑。“接下来几天,我跟朋友说了七八次,催他去给孩子找分。催到后来,人家有点烦了。 ”张治中说,“可能是人家觉得,我以前夸下海口,让人家孩子考到120分,结果没考到,我面子上挂不住,所以才胡乱找理由。 ”“说实话,我不是那种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孩子这道题确实是做对了。 ”朋友的不理解,让张治中倍感委屈,两家的关系也一度降到了冰点。“真郁闷,本来是想帮人家,结果却闹出一场大误会。 ”张治中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就决定拿着他算出来的“正确答案”,找有关部门去讨说法。
2 我生气 多次反映无结果 一怒之下写论文
张治中首先找到了开发区管委会,不过,那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高考的事情归教育部门管。“后来我打听到了省教育厅的电话,但人家那头是录音电话,无人接听。 ”张治中说,“我只好对着录音电话,把我想要反映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
接下来的几天,张治中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省教育厅的回信。“可是等了好几天,一点反应没有。”于是,打了几次电话没等到回复后,有些等不及的张治中干脆带着路费跑到了沈阳,他要去当面反映情况。“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他听我反映完情况,也没说什么,让我回去等信。”张治中说,他回去又等了几天,还是没等到回信,于是便有些沉不住气了。“这是大事,他们应尽快给我、给小楠等考生一个明确答复。 ”
左等右等,没等到教育厅的最终答复,张治中生气之余,心里也有点没底了。“难道是我的解题方式出现了错误? ”张治中决定,拜托一位在北京某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工作的同学帮忙,“让他给我找几位数学方面的专家,论证一下,看看我的解法错没错。 ”
原来,出生于吉林白城的张治中在中专毕业后,曾经又就读了吉林省委党校的研究生。他北京的这位同学,就是在省委党校读书时的同学。“没过几天,同学就给了我回信,他告诉我,他找了几位搞数学的人士,经过论证,我的解法没有错误。 ”有了这个回信,张治中心里有了几分底气,当即他便将自己对这道题的解法写成论文,邮寄到了《中学数学杂志》。很快,张治中接到了杂志社的回复:“论证通过,拟刊发。 ”
2008年第11期的《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上,刊登了张治中的学术论文《一题三解,易懂简捷——对2008年辽宁省数学高考题(理)22题审题与解答的探索》。在该论文中,张治中指出,对该道试题,考试书和网站“提供的答案教条笨拙以至于出现错误”,因此,他要将正确易懂的方法献给那些考生们。
3 我实在 致电广东教育厅 直接就说挑毛病
在那篇论文即将发表之前,张治中说,他终于等到了省教育厅的答复。“一位领导给我打来电话,他说我反映的这个情况,他们很重视,经过组织专家再三论证,他们的答案没有错误。 ”张治中说,“他们没错,那就是我错了呗!我是按照很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你们要是不能拿出比我还科学的证据推翻我,我不会服气。在电话里,我跟教育厅的领导争起来了,他讲他的理,我讲我的理。”“为了这场学术争鸣,我还专门研究了各省从2003年以来的所有高考数学试卷,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对其他省份历年来的高考数学试卷研究中,张治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些省份的卷子上,个别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太繁琐,不利于学生掌握,所以我就给他们挑毛病。”张治中将从广东、上海、海南3个省市2007年高考数学试卷里逮出的3个“毛病”,集中写成了两篇论文,然后致电广东省教育厅,直言“我要给你挑毛病”。
最终,张治中这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了《广东教育》2008年第10期和《上海中学数学》2008年第10期上。“我打电话给广东教育厅时,直接就说了,俺们东北人实在,说挑毛病,就是真给你们挑毛病。 ”张治中说。
4 我 快乐 自身价值有体现 学生夸他很麻辣
在开发区翠竹南里小区,一栋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商品房,该商品房5层的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跃层单元里,楼上是卧室,楼下是张治中给学生补课的教室。这套老式楼房,是张治中近30年教学生涯积累下的最大一笔物质财富。
张治中说,他曾经在吉林任教多年,2004年病退了,来到开发区一所民办中学,仍然从事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我当老师快30年了,一直教数学,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科学,越研究越有滋味。 ”张治中觉得,数学带给他的那些快乐感受,可能不搞数学的人很难理解。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发表高考数学试卷“逮错”论文以来,他从中更是收获了颇多快乐。“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学术研究。咱虽然是个小老百姓,但在学术殿堂里,也同样拥有发言权。”张治中的“逮错”之旅,越走越有滋味。今年,他又写了一篇新论文,名为《探析辽宁2008年高考题(理)第22题及答案错误原因》,发表在《数学教学通讯》(教师版)2009年第5期上。“我从原因上给这道题进行科学分析,以此来把这次学术争鸣引向深入。”张治中觉得,在一次次的争鸣中,他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学生都爱给老师起外号,我以前上学时也这样。 ”张治中其实很在意学生怎么评价他,“自从发表了这一系列的学术争鸣的论文后,我不少学生,觉得跟我学数学挺自豪。看着这些,我心里就很高兴。 ”张治中的这种个性,让他赢得了不少学生的爱戴,也留下了一个“麻辣教师”的雅号。“通过这几篇论文,小楠的父母也认可我的解法了。他们觉得,我当初之所以一个劲儿支持小楠,并非没有道理。 ”经历了一场误会和隔膜之后,现在,这两家人又和好如初了,张治中说,“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儿。 ”
学术争鸣带来的快乐,让这个49岁的男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