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
明》(以下简称《说明》),共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等五部分内容构成。这个《说明》与过去传统的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相比,在许多方面均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变化,现择要解读、说明如下。
一、命题指导思想
《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共包含5条基本内容。它从宏观上对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价值取向,以及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作了明确规定。
在本《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中,首先即明确指出,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依据是“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
尽管2007年高考我省将完全采取自主命题,但并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放手“另行一套”,而是必须要与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紧密地统一在一起。鉴于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全部是根据普通高中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来制定的,所以,未来的高考命题在实质上仍然会高度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这一点,在“命题指导思想”的第2条和第3条规定中,得到了非常明晰的体现。
“山东卷”文综《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第2条是这样规定的:“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有下列两点是我们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强调了试题的基本取向,即“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而且这里所说占“主导”地位的“能力测试”,又特别强调注重考生在“双基”掌握基础之上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鉴于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选择性”。所以,在《说明》的“指导思想”中,这里也特意做了相应的规定,即:试卷在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的前提下,“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为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发展提供必要的选择空间。由此可见,在文综命题的价值取向方面,这与素质教育的追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精神都是完全一致的。
“命题指导思想”第3条规定:“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中,在教科书选用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变化,就是:各学科的教科书除了“思想政治”课程之外,都打破了过去仅仅是由一个版本独家垄断的状况,而出现了教材多样化的新局面。但是,作为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底线却是必须保证“公平公正”。
这就决定了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文综高考命题,决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直接参照或对应某一个版本的教科书的表述来命题,而必然也只能采取“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的策略。即,命题要广泛选取各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表述之外的有关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形式的),创设一个个对学生来说是“新”的问题情景,设计既出乎“意料之外”(课本图文表述之外),但又尽在“情理之中”(即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范围内)的“新问题”,以此来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为了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与引导,在本条的命题指导思想中,最后还专门强调了“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试题对于考生的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等能力要求,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渗透和体现。
从确保考试安全的角度出发,高考改革的步伐必须要循序渐进,即“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保证平稳过渡”(即“指导思想”第4条)。这也就意味着,2007年文综高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虽然一方面要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但另一方面还不能急于求成,试图“一步到位”,而是要尽量合情合理地把握命题改革的“度”,体现新旧高考的过渡性。
至于“命题指导思想”的第5条“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规定,这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最基本的一般性共同要求,于此不再赘述。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内容及要求”包括“考核目标和要求”与“考试范围”两个子部分,这是《说明》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谨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做一简要解释。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
在这里,《说明》首先为文综考试作了一个基本定位,即:“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文综”考试必然要尽可能地强调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体、综合把握”,命题“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等。当然,鉴于目前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这种“综合性”的要求和体现还只能是初步的、尝试性的,在整体上所占的比重还只是少量的。
据此,并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基本思维过程,《说明》拟定了“文综”科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共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目标;而“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在本《说明》的每一考核目标之下,均包括三项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1、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核目标?
从考试的角度讲,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确,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在这一考核目标之下,具体要求包括3项:“(1)从题目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2)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其中,对于第2项要求,主要应理解和把握这样几个关键词:一是所谓“快速”,主要是指时间要求,即要求考生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信息的获取;二是所谓“最大限度”,即指要最大化地获取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三是所谓“有效信息”,它是指试题所包含的信息中,对作答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内容。对于第3项要求,关键是要把握所谓“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的含义。作为综合性考试科目的试题,虽然涉及不同的学科内容,但在试题的设计上必然有一个主题(或问题),这个主题或问题,就是解读信息的钥匙。而所谓“综合性信息解读”,就是提炼出信息主题,并理清主题与分主题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调动和运用知识”考核目标?
从考试的角度看,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将学科的知识系统与试题的测试系统进行连接,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重新组织、整合,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在这一考核目标之下,具体要求也包括3项:
(1)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必要的判断;
(2)根据试题的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
(3)根据试题的要求,自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解决问题,适当体现学科渗透。”与以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要求相比,在这3项要求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
是第2项,即“根据试题的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
可以说,这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关于学习方式转型要求(自主、合作、探究),在选拔性考试中的具体体现之一。例如,对于一些需要涉及时事政治部分的知识内容来综合解决的问题(历史、地理学科也同样),就应更多地需要考生借助和运用平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相关知识储蓄,如果单凭课本或教师传授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项要求所强调的,主要是“调动和运用知识”考核目标中的知识和信息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这一要求对于考生(以及高中教师)的启示应当是:平时的学习(包括课堂教学)决不能是“封闭式”的,而应当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意多方面的观察和积累,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第3项要求则是在第2项要求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综合性要求,与前一项要求相比,它更加强调了考生主体“自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一点,是大家不应当忽视的。在这里,所谓“适当体现学科渗透”,是指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体系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果从考试的角度来理解学科间的渗透,主要是指:一是能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观察地理现象和政治现象,能够从地理和政治学科的角度观察历史事物;二是对某一种现象,能够初步做出符合社会科学一般要求的分析与概括;三是根据试题的要求,能够选择分析问题的最佳角度和使用适当的原理及方法;四是具有良好的综合思维品质,分析问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探究性,等等。
3、如何正确理解、把握“描述和阐释事物”考核目标?
所谓“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所谓“阐释”,则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和说明等有意义的解说。“阐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它是与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分析能力的高低,反映出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因此,阐释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在这一考核目标之下,具体要求同样包括3项:“(1)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等;(2)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并把握相关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3)分析、比较试题所涉及的事物、现象,作出科学的综合阐释。”在这几项具体要求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论运用哪种表达方式,一定要注意描述和阐释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要注意不同学科术语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其中,第3项要求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综合性试题而言的。所谓“综合阐释”,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综合。
4、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论证和探讨问题”考核目标?
这是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所谓“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这一过程,在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的论述和证明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二是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等。所谓“探讨”,是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考试过程中,由于题目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考生平时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出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折射出他们遇到困难问题时不放弃、勇于挑战的坚韧意志品质。
在这一考核目标之下,具体要求仍然包括3项:“(1)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比较、归纳等方式,对有关现象、问题(或某些观点)进行论证、评论,提出的论据要充分,结论要合理;(3)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很明显,在这三项具体要求中,突出贯穿的是对考生“创新品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的考查。
与过去相比,其中的第1项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在“文综考试说明”中尚是首次出现,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而言,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善于从纷纭复杂的各种现象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有深度或有创意的问题的能力,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会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这里,所谓“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至少是指:一是提出的问题要显示出深刻的思维力度,而不应是肤浅的,流于形式的;二是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材料的主题,具有在一个较新的视野上组织、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的可能;三是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不是无原则的生编硬凑,表述要清晰、逻辑要严谨,等等。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一项要求,我们在《说明》的“题型示例”中特意提供了一道相关的题目(见题型示例第12题),供参考。
本考核目标的最后一项具体要求,也是针对综合性试题而言的。所谓“综合运用”,是一个原则性的提法,在测试当中,试题对此会有特定的具体指向和范围要求。因此,“综合运用”首先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综合的方向和程度,应当也必须给作答留有展开和发挥的空间,引导和鼓励考生作答的创造性。还有一点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即:虽然我们鼓励和倡导考生在论证和探讨问题时,要“体现出创新性思维”,不人云亦云,对问题要力求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立评判,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与此同时,又要务必注意强调把握和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于教育部制定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仅有各学科独立的单科考试大纲,并没有制定“文综/理综”等综合性科目的考试大纲,所以,我们不能把教育部制定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的单科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及要求,简单地拿来与山东省的“文科综合”科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进行机械对应。山东省“文科综合”科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表述,是在有机整合了以上三科考试大纲的相关目标和要求之后,按照“文综”科目的特殊要求而重新制定的。尽管两者相比,在考核目标和要求的
具体表述上存在诸多明显的差别,但在山东省“文科综合”科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中,却已经完全包容了教育部制定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的单科考试大纲的有关考核目标及要求的基本内涵。
(二)考试范围
在文综科目的“考试范围”中,该考试科目所包含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均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文综”科目所包含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必考内容中,政治学科除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还包括年度间的重要时事政治内容;而地理学科除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鉴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还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的指导精神,山东省2007年的高考“文综”科目的选考内容范围,与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模块相比,做了较大幅度的缩减。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共保留了8个选修课程模块,作为选考内容。具体为:政治学科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历史学科的选考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地理学科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
对以上规定,可能有些高中学校和考生会质疑:本来我们开设或所选学的模块要比列入考试范围的多,这样一来我们多开设和选学了的内容岂不是做了“无用功”?我们认为,事实上恰恰相反。仅就“文综”科目所包含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来看,它们的选修课程模块内容,基本都是在其必修课程模块基础上的专题化拓展和延伸,所以,如果考生平时选修的内容更多,它不仅不会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深化理解、掌握必修模块的相关知识内容,反而具有积极帮助和促进作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规定,仅仅是针对2007年高考而言的,对此,将来还可能会根据课程实施的进展状况等多种因素,进一步做出调整、变通。所以,上述规定对于目前在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未来的高考来讲,并不具有指导意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以上所列举的“文综”科目所涉及的个别学科因特殊性要求,而在考试模块的规定上有所变通,或基于考试的需要而在某些逻辑次序(如历史)上有所调整之外,所有列入考试命题范围的具体知识内容,均是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等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不存在与之不一致的问题。
三、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文综科目《考试说明》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分为“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两部分。其中,在“考试形式”中明确规定:文科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在“试卷结构”中,则有这样几点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是关于“必做题”部分。《说明》规定:“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必考内容命题。其中,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考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政治学科的分值比重要略高于地理和历史两个学科,因为高中政治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为4个,而地理、历史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则分别都是3个。作为综合性考试科目,在试卷结构设计的整体考虑上,就必然应当对此有所体现才合理;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文综试卷中各科内容如果存在较大的失衡状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测试的整体效度和信度等问题,所以,对政治学科必考题分值比重的提高,在试卷中还是很有限的,基本上可以说还只是象征性的。
二是关于“选做题”部分。在文综试卷的第II卷中,将首次新增加占一定比重的“选做题”部分。《说明》明确规定:该部分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即“凡列入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10分。要求每位考生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不按规定选做者,将根据所选科目的题号先后顺序,按有关规定判卷。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
从《说明》的“考试范围”的有关规定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列入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选考模块共有8个,而由于规定“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题目”,这也就意味着在整个文综试卷的选做题部分,将会命制相对均衡、等值的8道题目,供考生自行选做。作为尝试性改革探索的第一步,在2007年度高考“文综”科目考试中,考生对于选做题部分所拥有的自主选择权还是有限度的,即“要求每位考生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换言之,也就是每位考生都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领域的题目中,确保各选做1道,而不能将所选做的3道题目全部从某一个学科或某两个学科领域之内进行选择。
《说明》明确指出,“不按规定选做者,将根据所选科目的题号先后顺序,按有关规定判卷”。这一点,在后面的“参考试卷”中的“注意事项”里,给出了更为详细地说明,即:“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1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1道题,其他作答的题目无效。”这一点,作为广大考生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切记心中。
选考题会不会出现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内容的题目呢?对此,《说明》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此外,《说明》还对试卷中的分值划分,做了具体规定,即:“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分值为4分,共100分;第II卷分值为140分。其中,第II卷的必考题部分共4小题,分值共110分。选考题部分每位考生限选3题,共30分。每位考生的卷面答题总量为32道题目。”可见,尽管试卷中增加了“选考题”部分,但试卷的整体长度与过去相比,并未增加多少。这对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和保证答卷质量,都是有益的。
四、“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文综科目《考试说明》的第四部分为“题型示例”,共列举了14道不同命题形式的典型例题。从题目的特点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它们都不再是对某个版本的教材的简单照搬或变相照搬,而是都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范围内,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和要求,选择了教材之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提出“新问题”而设计的。很明显,这些题目透射出了一种很强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特点、新气象;同时,这些题目都具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说明》的“题型示例”中首次得到了比较明确的体现(如,示例第8题、第11题),与传统的文综试题相比,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创新与突破。“示例”第14题则是一道跨学科综合类型的题目,它除了体现出了“综合性”考试的基本特点之外,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还体现出了非常浓郁的山东地方性特色。这一点,也是应当引起大家注意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说明》中所列的“题型示例”,均是对整个“文科综合”考试科目试卷中可能出现的试题形式而言的例子,所以,考生绝对不可以按某个学科“对号入座”!如,在示例中以政治学科为背景设计的题目形式,在历史、地理学科中也完全可能同样出现,反之亦然。同时,这些不同特点的题目样式,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在2007年的高考试卷中一次性的全部出现,它们代表的仅仅是一种命题发展的趋向。但是,从考生备考的角度来讲,对于示例中出现的各种题型样式,却都必须做到全面了解和把握,这样才会有备无患。
最后,《说明》的第五部分为“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它比较完整的向考生展示了2007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文综”科目的试卷基本样式。但是,所谓“参考试卷”只是为考生了解新高考,以及将来的命题者提供的一个参考样本,并不意味着将来的高考真题就会完全据此“照葫芦画瓢”。譬如,在选做题部分中,这份“参考试卷”中的两道政治选做题和三道历史选做题每题均设计了2问,而另外三道地理选做题每题均设计了3问,而将来在命制高考真题时,各科设问的数量则未必一定会如此对应。当然,不论是设2问还是设3问,都会注意保持同一学科内的各道选做题在难度、要求等方面力求均衡、等值,这一原则是不会违背的。
另外,为了逐步向完全进行网上阅卷的方式过渡,山东省2007年高考“文综”科目的考生,在答题时将不再在试卷上直接作答。即,“第I卷”各题要求全部在“答题卡”上对应涂抹作答,“第II卷”各题则要求全部在特制的“答题纸”上作答。为此,在“参考试卷”的后面,附有一份第II卷的专用答题纸样式,考生备考时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