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国高考网 > 高考院校库 > 挑大学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考网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http://www.mitu.cn/

所在地:福建 性质:高职高专 校园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106号 隶属: 类型:理工 学校电话: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直属福建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的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直属福建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的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学院源于1906年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已有一百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唐仲璋、郑作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名誉院长陈良惠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郭鹤韬、侯文铿、陈侣白、蒋绍进、陈日浓等一大批著名校友,他们砥砺为学、精益求精,引领着一届又一届优秀毕业生在祖国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通过几年来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学院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成为了海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了海西信息行业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的“中心”;成为了两岸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典范”。

办学精神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拓展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应用技术服务”的办学定位,按照“面向行业设专业、依据岗群定课程、主体多元建基地、专兼并举强师资、校企工学紧结合、以人为本育人才”的办学思路,以“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并重”为办学特色,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一所“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两岸交流合作典范、人才培养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院凝聚起“传承菁华、开放包容、知行合一、协同创新”的学院精神,树立了“厚德强能”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追求卓越”的校风、“爱生乐教、严谨治学”的教风、“敦品精技、弘毅致强”的学风,“爱岗热忱、精细高效”的工作作风,全院师生砥砺为学,精益求精,改革创新,团结奋进,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体制创新

学院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两岸交流合作的需求,继2010年牵头成立“福建省信息产业教育集团”,于2011年又成立了以福建省教育厅为理事长单位,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56个理事单位组成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并建立校企合作“三会一组”四级管理体系,形成了产教对话、合作激励、人才共育、校企共享和多元评价5个保障机制,构建起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培立体推进”合作办学模式,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探索并实践“三维立体资源共享”、“产学研培四位一体”、“校企联姻厂校结合”、“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新模式。

学院积极参与福建省教育改革,成立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卓越技师等9个试点项目,并积极参与推进平潭海洋大学建设,成为我省重要的改革试点院校。还与平潭职业中专等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与福建工程学院合作开展本科高职“3+1”人才培养改革,搭建中高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立交桥,积极融入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办学条件

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区。现有龙腰、杜园、螺洲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64.3亩,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教学、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现有教学用计算机3000多台,图书馆藏书7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05亿元(生均1.4万元,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资产总值达3.4亿元。三个校区通过祼纤连成同一局域网,实现了1000M网络互联和100M的桌面连接,有中国电信(100M)、中国联通(100M)和教育网(10M)三个出口。现有在校生7504人,以及5800人的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目前,省政府批准我院位于福州闽侯南通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学院平潭校区建设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

学院是福建省软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批5所试点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确定的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确定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是福建省软件人才重点培训基地,并建有福建省先进制造业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光电器件实验中心、模具数控技术服务中心、福州市数控行业创新平台等,是福建省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还是全国教育技术协会高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竞赛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信息产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科技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副事长单位、福建省物联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福建省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福建省高职院校闽台合作电子信息类师资培训基地和福建省中职学校计算机、动漫师资培训基地等。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依托我院设立了“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荣誉表彰

学院被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12个部门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获评省级“平安校园”荣誉称号,是首批福建省高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二级达标校和首批福建省高校“平安先行学校”。院党委多次荣获中共福建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委员会、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党委和省直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机电工程系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电子工程系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现任团委书记蒲文庆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0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江弥峰老师被评为2012年“福建省十佳共青团员”;院团委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应用语言系爱心课堂项目被评为教育部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优秀奖。学院2006年度、2007-2009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农校对接’与学生食堂采购工作先进院校”。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480人,其中专任教师289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分别占24%和43%,双师素质比例达90.34%,还建立起67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目前,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8个专业教学团队被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张华等4位教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杨元挺等6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杨建南等3位教师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有82人在各级行指委及协会、学会任职,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截止目前,共有68个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验收、53个项目参展“6.18”、获29项专利成果。科研项目经费每年呈递增趋势,仅近三年来,学院科研到帐经费就达1265.6万元。截止2012年,教职工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7篇,在本科学报发表科研论文235篇。

专业课程

学院现设有电子工程、软件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商贸管理、应用语言、传媒艺术等七个系,共33个专业(其中3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现有电子信息技术、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通信技术专业、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智能电子技术等13个省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校企合作共建了86门专业课程,编写了116本专业教材,其中正式出版59本,并取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实训基地

学院构建起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培立体推进”合作办学模式,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探索并实践“三维立体资源共享”、“产学研培四位一体”、“校企联姻厂校结合”、“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新模式。校内建成2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含147个实训室和基础实验室),其中有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实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电子工程技术、数控与模具技术、建筑技术、电子商务、机电自动化等5个省级实训基地。校外与美国通用电气(GE)、摩托罗拉、中国联通、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福建永辉等253家国际、国内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有158个校外实训基地,还合作成立了富士康机器人定向班、阿里巴巴特色班等39个企业冠名的订单班,共订单培养了2384名学生。

学生素质

学院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冰山”模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创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并重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技能等显性能力,与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创新意识等隐性能力的培养,还借鉴德国、台湾等高校育人经验,率先开展“实务专题制作”研究与实施,提升学生关键能力,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学院还建立起“课堂能力培养—百项技能大赛—省级技能比赛—全国技能竞赛”能力培养体系,强化综合技能训练,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好手。截止2013年7月,我院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上共有1557人次获奖。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连续六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一等奖。在福建省第十三、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院代表队分别荣获乙组(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二和第一的优异成绩。

招生就业

2010年,学院率先在全省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并连续进行;2011年,作为全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率先开展大类专业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并持续进行。学院坚持办学与需求结合、培养与社会联动、就业与能力并进,构建起服务“学生就业力与发展力”职业指导体系,使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能敬业、发展有潜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满意度达90.7%;学生就业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毕业生100%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连续几年学院均在全省大学生就业评估中获评优秀。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64%,“双困生”就业率达100%,其中光电技术等20个专业就业率达100%,有191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5位被直招为士官、6位入选我省“三支一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数量、质量“双提高”。

社会服务

学院利用福建省高职院校闽台合作电子信息类师资培训基地等平台资源,开展了大量的院校教育技术交流、学术科研交流、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工作。学院积极开展自办大专函授、浙江大学远程、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浙江工业大学函授、武汉大学函授、福建师范大学及集美大学专本衔接自考等成人教育,拥有国家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建有可鉴定中、高级工与技师、高级技师等7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近三年来对社会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87336人次,现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800人。学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新疆、内蒙古及闽西北等省内外9所高职院校,还积极选派干部、教师援疆和挂职地方教育事业、共青团工作,发挥出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

闽台合作

学院致力于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校,形成“四首创,五模式”经验,并取得“七个多”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成功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海峡两岸科技专家论坛等多个论坛;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16所台湾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姊妹校”关系,并与其中5所高校联合开展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每年招生400人;组织131人次行政干部、专业教师赴台交流,选派195人次学生赴台开展交流学习、夏令营活动等;台湾高校师生和企业人员到学院学习、交流、参观达227人次。2012年,我院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率先邀请27名台湾“姊妹校”师生来校进行交流学习。学院积极借鉴台湾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共聘请17名台湾专家学者为我院客座教授,台湾教师来校授课累计达1900多学时;与台湾高校、台资企业合作研发了风光互补LED景观路灯等9个科研项目,引进9门和合作开发11门课程,合作编写18本教材,合作共建了电光源测试分析中心等10个实验实训室;还在福建省率先开展两岸同步视讯教学合作,受到福建省省长苏树林等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2009年起,我院连续4年承办了福建省闽台师资培训班,共为全省高职院校培训学员800多人。学院还在全省高校中最早成立“台湾职业教育研究所”和“两岸交流合作中心”,首次引进台湾“实务专题”课程并实施推广,并编辑了30期《台湾职业教育研究参考资料》,为全省高职院校提供咨询和服务,有力地促进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对外交流

学院着力推动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项目对接,与英国ULSTER大学、英国伦敦商会考试局、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技术学院、加拿大莱桥学院、新加坡工艺教育局、日本ATEC亚洲人才交流事业团、尼泊尔职业技术教师研修班等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及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办学。2012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项目之一的“投资福建”教育项目对接洽谈会上,我院与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英国伦敦商会考试局签订合作项目,引入126种国际商务证照培训及考试,涉及英语及国际语言、财务与会计、商业概论和旅游观光等七大领域,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福建学子在省内考取国际认证的职业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