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西倚巍巍二龙山,南临清清汾河水,毗邻太原名胜窦大夫祠,青山碧水,风景旖旎。
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她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饱历沧桑,薪火相继。1949年学校迁至现址,1958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后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4个常规兵器专业和沈阳工学院(现沈阳理工大学)2个常规兵器专业相继迁入,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常规兵器专业最为齐全的高等学校,规模和整体办学实力也得到了充实和提高。1963年学校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是当时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之一。1971年归属第五机械工业部,1993年更名为华北工学院。1999年成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北大学。
在长期办学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为内涵的太行精神,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扬光大。学校形成了鲜明的教育思想观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育人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质量观。
学校占地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8亿元,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和公共服务设施。现有专任教师近17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0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189人,全国教学名师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多名。有兼职院士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国劳动模范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60多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总装备部专家20人,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2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5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设有11个学院及研究生院(筹)、信息商务学院、后备军官教育学院(招收国防生)、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今年新增2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58个,本科专业62个。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专业15个。学校在多个学科具有教授自评权,具有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学校拥有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山西中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另外学校还拥有12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近五年,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军民项目100多项,各类科研项目总数达2700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近4亿元,2008年达到1.7亿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和科技成果奖83项。发表学术论文910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24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50部。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学校自主开发的尼龙-11、电脑验光仪、齿轮精密塑性成形和硅微传感器等项目为山西省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研制的电子存储器,在神舟一号到七号的各次飞行实验中,得到成功应用;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等应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每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近三年举办各类科技文化活动1033次,人文素质报告384场。
学校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曾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校、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山西省文明学校、结构调整突出贡献科研单位、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育人杯先进集体、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中北大学将弘扬“太行精神”,秉承“致知于行”的校训,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坚持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