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是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70华诞的大喜日子。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职业院校,经历了70年艰苦办学和跨越式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历史性的巨变。学院的成长历程,镌刻着老一辈开拓者艰苦创业、坚韧不拔的足迹,凝聚着新一代继承者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智慧,展示着全体师生员工“脚踏实地,立足青海,拓宽视野、面向现代化大农业,高起点,高标准,开放办学”的职教情怀。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西端的日月山东麓、湟水河上游的西宁市湟源县境内,东距省府西宁43公里,青藏铁路、109和315国道贯穿县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院始建于1940年9月,原名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校址最初在青海贵德县佘乃亥,1947年迁至湟源县;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后,职校由湟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湟源县职业学校;1950年12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农牧技术学校,隶属省畜牧厅、文化厅共同管理;1955年5月学校由青海省畜牧厅主管,改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在此基础上1984年设立青海省畜牧厅成人职工中专学校,1997年设立青海省畜牧职业中专。1994年、2000年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199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0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青藏高原惟一的全日制农牧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仍隶属省农牧厅管理。2007年8月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院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实行开放式办学,现已形成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办学新格局。
学院设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农林科学系、农业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五个系和一个基础部。设有畜牧兽医、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科学与技术、宠物医学、草原与饲料、作物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技术、农畜特产品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财务信息管理、文秘等19个专业,其中部级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重点课程3门。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78人,专任教师195人。其中教授12人、副高以上68人、高级农艺师1人、高级畜牧师1人、高级会计师2人,博士生6人、硕士研究生13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名,“双师”素质的教师59人。在校学生3308人,其中,普通高职在校生2896人,五年制中职阶段在校生412人。
学院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67.58万元,建有校园网,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纸质藏书15.61万册。设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29个实训室,有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种植实训基地等4个校内实习基地。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建立了7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省级实训基地3个。还与甘肃农业大学等联办动物医学专业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函授。
学院设有农业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农—119),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012站),建有青海农牧科技培训基地,2005年确定为青海省农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单位,被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为“阳光工程”实施单位;被省人事厅确定为“到农村任职服务高校毕业生”培训实施单位;2006年确定为青海省“111工程”培训实施单位;2008年确定为青海省农牧区妇女养殖业骨干培训实习基地;2009年确定为青海省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基地。近年来举办各级各类培训354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等学员32261人次。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青海省资源条件和农牧业生产的实际,牢牢扎根农牧,紧紧服务“三农”。以“脚踏实地,立足青海,拓宽视野、面向现代化大农业,高起点,高标准,开放办学”的思想,确立了盯住“农”字创特色,打品牌,扩规模,争效益的发展定位。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产品质量来兴校”的办学理念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会”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双轨、双纲、双师、双证”的“四双制”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教学“双轨”并重,理论与实践大纲“双纲”并举,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型“双师”教师施教,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齐发)。坚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知识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坚定不移地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高职农业教育发展之路。学院在原有“2.5+0.5”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技能递进五段式”、“学用结合、技能递进”的“季节性生产岗位轮训”、“生产主线、工学交替”和“分块教学,技能递进”的“1311”共四种工学结合,具有青藏高原农牧业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70年的历史,是一部坚定办学、上下求索、团结奋进的创业史;是一部各民族师生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和谐发展的创新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春华秋实的发展史。
70年来,学院已培养了2万多名“上岗快、能力强、素质好、用得上、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评价。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获农业部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牧医专业教育体系改革实验研究》获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农业部“十五”期间农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教学成果《青藏高原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青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通过“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水平评估”,被评定为“优秀”;2007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辛勤的耕耘不仅结出了累累硕果,也赢得了项项殊荣。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全国各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等30项省部级、100多项厅级荣誉称号,成为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现代职业教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