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3647.4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4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1亿元。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9个授权领域;75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1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2个;有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87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1000余人。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人,副教授433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人,博士生导师137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4至2009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77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7项,承担省部、厅局级项目748项,承担科技开发及技术服务项目2854项;发表学术论文9868篇,其中被SCI、SSCI、A&H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1478篇;出版著作531部;鉴定科技成果330项;授权专利124件;荣获上级奖励20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1项;科研经费87537万元,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现已形成机械电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建筑工程设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产业中心,其中离子熔覆技术、矿山安全多功能钻机技术和振弦传感技术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90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与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开展有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交流项目。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