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评:为北京高校不再扩大办学规模点赞
2016-10-10 来源:红网
日前《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其中提到未来5年北京市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或新升格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同时支持在京高校向郊区、京外转移疏解,压缩市属高校、中职院校京外招生规模等措施。
纵观网民热议,态度消极的有不少。人们主要忧虑,外地孩子今后更难考进北京高校,久而久之,生源质量会变差,北京高校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京人的学校”,进而引发新一轮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公众对此不必太过忧虑。
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北京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有序疏解是必然。其次省属高校承担着招收一定比例的招收省内生源的任务,这一点各省都一样,所以北京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人数无可厚非。而北京压缩京外招生人数也并非“一刀切”地操作,而是通过联合办学,建分校等形式来实施。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北大,清华等名校在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对一些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考生也给予了政策倾斜,暂且不论此举后续成效几何,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回应着公众关于高等教育不公的焦虑。北京高校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做出了努力也是事实。而这背后,更是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在发力。早在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即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有制度兜底,所以公众不必对北京十三五时期的“教育规划”消极解读。
而细细分析规划内容,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减少教育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过去的北京是增量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城市病”越来越重,显然这离一个和谐宜居的国际大都市,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因而“十三五”时期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也是必然,“治病”和“瘦身”无疑会摆到重要位置。而减轻北京的人口压力,发挥教育在人口调控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只是有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小步。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北京严控人口规模,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的意图了。
毫无疑问,这个举措扮演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的“赶人”角色。用行政之手抑制教育领域存在的“马太”效应,个体受教育权益短期受损是必然的,但是改革是发展必须要经历的阵痛。两权相衡取其重,从长远来看,京津冀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战略优势明显,势必将普惠大众。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拿个大学文凭不是很难,然而教育产业化和高校规模化同步发展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却令人堪忧,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大学生难就业,这凸显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和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然而出于地方政府兴办本科院校的政绩考量和高校维持生存的现实需要,高校减招变得困难重重,“规模热”始终难降温,这严重恶化了高等教育生态,进一步加剧了各大高校间的恶性竞争。
而此时集聚着众多优势资源的北京,积极探索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合作共建新机制,鼓励京津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建,支持有条件的优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到津冀举办分校或校区,其意义不仅是简单的疏解,更是高校转型发展的良好示范,这有望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提升职业教育的含金量,改变以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让中职院校不再是廉价劳动力的集散地。显然这给了人们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自然这要比高校的盲目扩招更有意义。
在其他省市高校加快扩招步伐,增大办学规模的时候,北京高校的“压缩减招”,无疑会引领地方高校发展的新风向。当然,要让民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今后就更应该在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上多下工夫,下多工夫。比如保障好教师权益,吸引优秀教师“下沉”,补齐基本教学条件的短板等等。文/文翠芳(运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