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国高考网 > 高考院校库 > 挑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高考网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http://www.ccutchi.com/

所在地:吉林 性质:独立院校 校园地址: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祉大路1016号 隶属: 类型:理工 学校电话: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是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是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08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有在校生9300余人,逐步形成以工科为主体,工、管、经、文、法、艺六大学科门类,31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实行公有民办体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具有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由于学院办学成果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5月12日,吉林日报在显著位置,整版以《一位非凡的“老头”和一所特色大学》为题,报道了学院“坚定走改革创新,质量第一,特色兴校之路”的事迹,香港大公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吉林频道也作了转载和相应报道。2011年6月13日,吉林日报用整版以《“陈坚奖学金”诞生于一所特色大学》为题予以报道,中国教育报也作了相应报道。2012年5月31日吉林日报整版以《立“特色”大学、育“两强”人才》为题予以报道。中国教育报也以整版予以转载。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学院各专业均有名师和博硕等高学历人才担任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同时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现有专任教师4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1名,占教师总数的48.6%;具有博士、硕士学历347人,占教师总数的76.3%。

完善的办学条件

学院坐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旅游风景区,校园绿化面积占48.8%,环境幽雅,春华秋实,冬暖夏凉。学院已建成76个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1个电子/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1个软件实训中心、3个大学生创新室和70多个校外专业实践基地;教学用计算机1700余台,每百名学生拥有18台;建有16000平方米图书馆,馆内藏书109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维普期刊数据库、《网上报告厅》等数据资源;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2个学生餐厅及各省特色餐饮窗口;配有校园网络终端及电话的学生公寓;洗浴、美发、洗衣、超市、医疗服务中心、银行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两强”的办学特色

奉献和创新精神强: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以“六个养成”为目标,加强学风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奉献”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单项奖外,学院还设立陈坚奖学基金,用于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实施分流分级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学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训中心—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逐步实现与市场“零距离”对接。

喜人的办学成果

学院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18门。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2003年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2007年被吉林省民政厅评为“省级民办非企业免检单位”,被吉林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模范单位”。2008年被吉林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生态单位”;2009年被评为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获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高工委颁发的“长春高校文明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11年吉林省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我院党委获得了“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获吉林省高校工委颁发的“‘2011-2012年度全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获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高工委颁发的“‘长春高校文明杯’优胜单位”、“‘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近年来共有500余学生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2011年我院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011年9月,我院有三支参赛队代表吉林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获得二等奖三项,这是吉林省独立学院首次在该竞赛中获得的国家级奖项。2012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全国性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得省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

多元的就业渠道,较强的就业能力

学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引入校内招聘,拓宽校外市场;与各省人才市场结成就业协作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广泛开展与美、韩、新、法、日、俄等国高校建立联系,为学生留学或实习提供机会;学院截至2013年已有14500余名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一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战线上的佼佼者,他们中有自主创业成功者,有企事业岗位业绩突出者,也有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